文人逆襲 第360章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在中元世界裡,文人只有讀書這一條路可以走,成為童生就能躲過血征之禍,獲得文名就能府院包辦衣食無憂,文名入籍就受到文部庇護升官發財,所有的晉升之路都與文位掛鉤,文符,實力,權力,文位,如同緊箍咒一樣牢牢扣在天下所有文人的頭上。
孔子在中元世界裡是文聖,能被評為文聖當然是有重大貢獻,比如說有無人取代的特點,歷史上無法替代的地位,有完整成套的獨特思想體系,或是文采極為出色等等原因。
孔子的思想流傳下來後,他的學生子夏發揚光大了一部分,提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將讀書與做官緊密聯繫起來,如果按照正常歷史發展當然沒錯,可到神罰之後斷了篇,這個「仕」換成了「實」,實惠,實權,實力,讀書人只有一條路,學學學,才能換來各種實實實。
子夏只是文神,並沒有到達文聖的程度,所以岳恆故意提出文聖孔子的思想來掩蓋子夏的意思,具有極度的迷惑性。
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
只不過負責監管講書的幾個猴妖帥,還有對人族思想有很深了解的猴妖,都沒有發現哪裡不妥,沒有聽出岳恆的潛意思。
「說的沒錯啊,學習確實重要,想當年我練血脈基礎功,族中傳功長老每日強調無數遍,原來人族那邊也是一樣的」
「這人還是有點才的,三個字一句話,朗朗上口,便於記憶,我都背下來了」
「好記,而且也很好理解。雖然他是用人族語解釋,但真奇怪,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
「確實我也有這種感覺。這傢伙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的腦子裡去……」
當低階猴妖們逐漸適應這一切後,他們漸漸放棄了警惕,再看眉飛色舞的岳恆,突然覺得岳恆的口才不錯
「下一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你們聽說過文聖孟子嗎?在他年幼的時候。孟母為了他的教育,多次搬家,其中的原因非常值得思考」岳恆耐心地講解這個典故,引起了猴妖們的高度重視。
孟母三遷,主要是孟子學習的環境太差,從墳地旁邊搬到市場旁邊,從屠宰場搬到學宮旁,每逢初一官員集體拜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官員們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了孟子的言行,於是最終孟母決定定居在此。
孟母斷機杼勸學的小段子,岳恆也講的活靈活現。好像親眼見到一樣,將調皮的孟子形容地羞愧不堪,將深明大義的孟母形容成苦口婆心的長者,就好像聽眾們自己的母親一樣。
那些成名大人物小時候誰沒做過幾件傻事,誰沒犯過弱智的錯誤,誰沒有幾段荒唐的感情?
果然這種有關文聖的小故事小細節,深受眾人喜歡。
對這種罕見的八卦消息,大家都是喜聞樂見的。
眾人心中紛紛竊喜:「文聖孟子,年輕時也不過如此。與我們又有什麼差別?」
漸漸地也就越發相信岳恆了,大家都聽的進去。
岳恆循序漸進說著。《三字經》開篇就是強調學習重要,接下來就是灌輸人族的禮教規範。三綱五常十義等各種儒家思想。
在中元世界裡,岳恆是比較反對傳播這套思想的,他在楚國與蒙甜約好為黎峒書院的蒙家孩童授課,就沒有準備將《三字經》教給楚國蒙童。
也幸好中元世界與他那個時代並不相同,這裡因為有神罰,人族為了生存常年與妖獸作戰,戰爭變成了第一要務,百家爭鳴之下四大職業齊放,儒家思想只是很重要,而並沒有占據統治地位。
在岳恆所處的時代,儒家思想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被證明有一部分是為封建統治階層服務的洗腦思想。
儒家思想發展到後面,讀書人的唯一目標變成了做官,「學而優則仕」的口號耽誤了無數天才的文人,《三字經》更以孔子,趙中令等先賢苦學不輟為例子,極力渲染一些貧困學子通過發奮讀書而成為達官貴人的事跡,誘惑激勵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在四書五經中消耗精力,導致許多人讀了一輩子也無法通過科舉,白白浪費時間。
這種做法是要命的,在封建統治階級的刻意要求下,這部分儒家思想的糟粕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