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13章 鑄幣稅
更新:01-09 04:13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聽了崇禎的話語之後,汪逢元、常萬春、胡廣元三人雖然強制按捺著心裡的激動,但是他們眼眸中卻已經顯露出了不能言語的喜悅。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他們的激動不是因為崇禎許諾要給他們戰爭紅利,而是皇帝願意把他們當做合作夥伴來對待,給予了他們最為渴望的平等地位。
這三位在創建執掌手中的銀行之前,已經是富甲一方的豪商了,雖然他們此前能夠動用的金錢不能和現在相比,但也算得上是大明富豪中最頂端的一群人之一了。
但即便他們再怎麼富甲一方,用金錢交接了再多的士紳名流,他們在一介小吏面前依然是被喝來呼去的商賈而已。只要他們的家族之中沒有出現讀人,他們就無法躍升自己的階層。
而在真正的權力面前,他們只能選擇卑躬屈膝的姿態,因為他們知道,在這種權力面前,金錢不但保護不了他們,反而會成為禍害自家的緣由。
吳養春私占黃山木植案,也時刻警醒著這些豪商,有錢的商賈就算是捐納了官職,一旦被權貴盯上也是家破人亡的下場。
追求財富固然是這些商人們的天性,但是如何保住自己掙來的家產,同樣也是這些商人們時時刻刻縈繞於心中的一個心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果說大明還有什麼最高的權力,那麼無疑就是至高無上的皇權了。即便是氣焰沖天的九千歲魏上公,在新皇登基之後,他的權勢也就煙消雲散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崇禎登基之後向商人們稍稍表示了一下,以汪逢元為首的商人就立刻不管不顧的撲了上來,希望能夠抓住崇禎丟下的這根繩子攀登上天。
汪逢元的徽州商人的冒險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們的財產不僅獲得了皇帝的保護,還開創了一個近乎於壟斷行業的中央銀行,而汪逢元本人更是獲得了一個爵位,令他脫離了商賈的身份。
可以說,汪逢元的遭遇激勵了其他原先在觀望的大明商人們。因為他們發覺,想要改變自身地位,不再是只有資助讀人或是在族內培養讀種子這麼一條獨木橋,只要他們能夠同皇權搭上關係,和皇帝的號召保持相同的步驟,一樣可以進入皇帝的視線之中。
相比起培養下一代人讀進入官場,通過2、3代人的努力,轉換自己的商賈門庭。現在在他們這些商人面前,突然就出現了一條寬敞而快捷的終南大道。
這也是為什麼,繼汪逢元之後,以常萬春和胡廣元為代表的商人們,也開始向代表皇權的內務府靠攏,積極的響應朝廷的要求,建立山西和交通兩間銀行了。
這也是為什麼,當崇禎提出黃金法案,對揚州鹽商下手的時候,三大銀行及他們背後的股東們,都堅定的站在了皇帝這一邊,而不是如以往一樣為商人們搖旗吶喊。
這也是為什麼當朝廷偵辦張家口通敵案時,山西商人寧可拋出那些替罪羊,接受皇帝的處罰,也不願意同朝廷決裂。
因為到了崇禎二年末,大明的商人們大部分都認為,皇帝所主導的這場改革,正在讓他們的地位穩步上升,而他們的財產也獲得了一定的保證。
雖然這場改革使得他們中的一小部分官商失去了對鹽、鐵、軍需等生意的壟斷,但是卻為大多數商人放開了貿易限制。而此前大商人利用會館、行會制度控制中小商賈的封建依附關係,也正在逐步去除。
這種商業和社會地位上的變化,使得原本以地域和行業連接在一起的商人鬆散聯合體出現了分裂,想要打破舊有商業規則的商人們,自然就成了改革的支持者。
而汪逢元、常萬春、胡廣元等直接同皇帝接觸的商人們,則把目標定得更高了些,那就是追求自己,不,應該說是追求他們所領導下的銀行的政治地位。
他們希望銀行可以成為戶部下屬的一個半官方機構,而不再是一個尋常的商號。如果說他們創建銀行時,不過是為了響應皇帝的號召以贏得皇帝的信任,從而獲得皇權的保護。
那麼兩年過去之後,這些沉浸於商海多年的商人們已經意識到,他們所創建的這個銀行並不是一個單純向皇帝報效錢財的玩意,而是一個不斷吞噬金錢,也能不斷創造更多金錢的搖錢樹。
如果能夠讓銀行在他們手中傳承下去,是足以讓他們的後代吃上數代乃至數十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