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45章 國本?
更新:01-08 22:56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李國普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天地良心,他之所以反對和後金議和,完全是出於公心。筆神閣 www.bishenge。com崇禎即位沒有多久,在大明臣民之中的威信尚為淺薄,此時提出和一個曾經是大明邊將手下家丁出身的野人部落聯盟談和,實在是太有損大明的威望了。
而且李國普也隱隱擔心著,大明此時內憂外患,完全是靠著往日大明在對外戰爭中的強硬形象,才勉強維持著現在九邊還算安定的局面。
如果大明今日向遼東野人低頭了,那麼大明200多年來,在那些草原民族心中留下的鐵血形象,會不會就此破滅?
那些曾經在中原大地上肆虐的蒙古人,會不會變成一群聞到血腥味的鬣狗,趁著大明露出軟肋的時候猛撲上來。
以大明地方之幅員遼闊,人員之繁盛,只要連續5年都和今年差不多的年景,就算是在遼東和後金耗下去,也能生生耗死了這個連國家典章制度都沒有的野人部落了。
李國普不明白崇禎為什麼要不顧惜自己的顏面,也不顧惜至尊的寶座,寧願在太廟進行絕食,也不願和朝廷眾臣達成妥協。
由於王承恩不願讓內閣大學士們進去,而太廟的守衛也死死的守護著中殿大門,4位大學士始終不能靠近中殿大門,自然也就無法和崇禎見面,試圖說服他了。
一臉焦急之色的黃立極,是幾人中最不願意,這個僵持局面持續下去的。
官制改革才剛剛起了個頭,而為了推進改革,黃立極不惜和崇禎聯合,坑了東林黨人一把。
但是現在崇禎卻因為一個遼東議和的事情,在太廟玩起絕食來了,這顯然讓黃立極陷入了困境之中。
和官制改革這樣的大事比起來,遼東的議和問題不過是件小事罷了。
他之所以剛剛在朝堂上不支持崇禎,純粹是不願意因為這件事,導致今後他推出官制改革方案的時候,被這些官員們遷怒抵制罷了。
但是如果早知道崇禎會如此剛烈,那麼他才不會站到反對議和的立場上去。
因為和這些官員抵制改革的態度比起來,崇禎對於他的支持態度更為重要。
更為麻煩的就是,之前朝中東林黨人對閹黨餘孽的圍剿,是崇禎硬生生的壓制下去的,現在他們這些被東林黨人視為閹黨餘孽的官員,會不會因此而成為這次事件中被抹黑的對象呢?
施鳯來、張瑞圖兩人雖然沒有黃立極、李國普這麼激動,但是他們內心的擔憂卻並不比這兩位少多少。
天啟故去,崇禎登基,總算帝位交接的過程中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天啟時代也算平穩的過渡到了崇禎時代。
按照這兩位的想法,接下去大明的朝堂也許能夠安定一段時間了,一些因為天啟去世,新帝登基而被耽擱的政事,也許就可以重新拿出來討論了。
但是,如果現在這個局面再僵持下去,恐怕很快朝堂就會陷入空轉狀態,各地的政事又要無限期的推遲下去了。
雖然黃立極是內閣首輔,但是他主要是關注重要而緊急的事務,像各地的稅收情況、地方災害賑災等瑣碎的事務,主要是施鳯來、張瑞圖在處理,
施鳯來、張瑞圖作為宦海沉浮幾十年的官僚,自然是知道,雖然眼下他們手中都是些瑣碎的地方事務。但是這些瑣碎的事務不斷的淤積下去,這些局部地區的事務,也會發展成為足以影響全國的重大問題。
比如一個山東運河水道維護的事情,如果一直拖延下去,最終導致運河航線中斷,那就成了中斷漕運的大事件。
幾位大學士正一籌莫展之際,黃立極突然走上前對著王承恩說道:「王公公,不如你先進去勸慰陛下,我們回去再和百官商議商議,請陛下先從中殿出來。這議和的事情未必不能商量,但要是殿下在殿中絕食發生了什麼意外,我等臣子豈不罪莫大焉,這大明社稷豈不危矣。」
王承恩猶豫了一下,很快其他幾位大學士也表明了態度,只要崇禎從太廟裡出來,萬事可商議。
王承恩看著幾位大學士,謹慎的說道:「要不,我再進去勸勸陛下,看看陛下怎麼說。」
看到王承恩再次進入中殿內,施鳯來有些猶豫的小聲詢問道:「我范兄準備如何勸說百官退讓?我看那些東林言官們,未必會輕易退讓啊。」
黃立極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