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385章 科舉改革
更新:01-09 03:58 作者:富春山居 分類:玄幻小說
聽了崇禎對《四書章句集注》官府教科書地位的決斷,殿內大多數官員終於稍稍放寬了心。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只要皇帝沒有把朱文公的事一棍子打死,對於暫時停止《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考用書的意見,他們並不覺得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
這總比雙方在殿內直接撕破臉開干好,過去幾十年來,是理學在大明思想界被動搖的最為利害的時期,何心隱、李贄等學者的出現,更是掀起了士人中反思理學思想的潮流。
而作為統治了中國士人數百年的正統思想,理學一脈自然也不會甘於被這些思潮趕下神壇。對於這些散播反道學的學者,採取了打擊和殘酷迫害的手段。
何心隱被信奉理學的官員活生生的打死,而李贄則被誣陷入獄,最後自殺。流行一時的對理學的反思思潮,終於低落了下去。
而那些信奉理學的道學先生們,雖然在明面上贏得了思想爭辯的勝利,但是何心隱、李贄的信徒們並沒有就此放棄,對於理學的反思立場。
這些理學門徒們對於異見者的殘酷迫害,也導致了他們擔憂,當皇帝蠻橫的取締理學地位時,那些對理學不滿的李贄的信徒們會借勢而起,對理學一脈展開報復。
皇帝暫停《四書章句集注》教科書地位的意見,在大多數官員看來,倒更像是一個壓制爭論,暫時緩和矛盾的方式。
雖然還有一些極端的保守派官員聲嘶力竭的反對崇禎的意見,但是確定了只是一小撮人還在堅持後,朱由檢便不再猶豫的繼續說道。
「此外,科舉考試原本是朝廷選拔人才,用以輔佐君王治理國政的考試大典。
但是年初中舉的進士們,雖然時文寫的不錯,但是其中某些人連南北朝有那些朝代都不清楚,還有些人連瀋陽和遼陽的位置都分不清楚。
至於五穀不分之人更是比比皆是,以這樣的學識要如何替朝廷治理天下?教化萬民?
科舉選拔不出真正的人才也就罷了,更為可鄙的是,科場舞弊不斷,某些主考官根本把考場當成了錢場,只要給錢就能取中,絲毫沒有把朝廷賦予他的神聖使命當一回事。
朕以為,時至今日這科舉的方式和內容是要有些變化了,不能讓某些主考官的個人喜好作為評定人才的標準。」
錢謙益臉上有些發熱,他下意識的向後縮了一小步,生怕被人注意到自己。在他聽來,皇帝談的科場舞弊,隱約之間就把他給裝了進去,畢竟他是有前科的。
不管是黃立極還是東林黨人,都不願意崇禎在科場弊案上繼續扯下去,他們寧可皇帝再把話題拉回科舉弊端上去。畢竟在這一點上,雙方的屁股都不怎麼幹淨。
就如同閹黨擔任主考官時,能中舉的大多是閹黨官員的親友,而東林黨人擔任主考官時,自然是黨人的門生居多。雙方幹這種事,都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黃立極急忙回道:「陛下聖明,時至今日科場之試,大多成了考生迎合主考官的文字遊戲,凡是符合主考官口味的文章,即便是再空洞無物也能取中。
反之,即便是文章內容再有新意,但是不合考官心意的文章就完全沒有出頭之日。
是以今日之科舉,非是為朝廷取士,乃是為考官收門生。長此以往,朝中門戶之見便日趨激烈,而真才實學者反倒是流落於朝堂之外。」
隨著黃立極發聲支持皇帝,徐光啟、郭允厚、施鳯來等閣臣也紛紛響應贊成了皇帝的意思。
此前還在猶豫的張瑞圖、錢謙益兩人,看到這種狀況也勉強出列發聲贊成了皇帝的主張。
劉宗周、韓爌、袁可立等人雖然沒有直接反對,但是都開口請求崇禎說明,要如何對科舉內容和考試方式進行調整。想要知道崇禎對科舉考試調整的想法後,再進行否定。
等到這些官員們的領袖都發表完了意見,朱由檢才思量著說道:「朕覺得首先從院試開始改,首先要增加華夏歷史和地理方面的內容,身為大明士子,總不能連自己祖宗的歷史和自己家鄉的地理方位都弄不明白。
歷史方面就以《中國簡明歷史讀本》為考試用書,至於地理方面便以燕京大學編制的《大明地理初級課本》作為考試依據。
此外鄉試、會試、殿試的考試都要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由考官的意見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