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級壯丁 第七百二十章 豫.亂
更新:09-09 09:26 作者:八扇門老王 分類:軍事小說
邊防二旅回撤東川進行修整的事情很快便辦妥了,陝州那邊卻出了些變故。
今年河南全省連著夏秋兩季糧食欠收,可是國府對於糧、稅的要求依舊讓人生畏。整整5億斤軍糧配額,再算上其他捐稅,3000萬河南民眾,不論男女老幼、僧俗道尼,人人都要從嘴裡省下兩斗三升糧食才能完成委員長的要求。當然,這還是消減過的數字,如果是按照九月王曲軍事會議前,徵實小麥108萬擔、徵購305萬擔萬石的標準計算,怕是連政府的公職人員餓死幾個。
饒是如此,豫南災區傳來的消息也讓各方大員們膽顫不已。南陽上蔡的一些鄉鎮裡頭,居然連保長們都出門逃荒了!要知道,保長、甲長純粹屬於地頭蛇的角色,將家裡需要繳納的稅款、糧食轉嫁給治下百姓,已是半公開的「規矩」。天知道,災情得嚴重到什麼狀態,才能將這些一向有法子的「土皇帝」們,逼的和老百姓一起離家逃荒。
各種關於災情的小道消息滿天飛,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尋常百姓只曉得災情嚴重、自家鍋里的糧食已經不足以果腹。而留守洛陽的官員們,即使是沒有路子的小人物,也有自己的法子判斷災情的真實狀態。比如,洛陽城裡災民死亡人數每天都在增加,負責收屍的警察幾乎忙不過來;比如,洛陽城外的人市上,一個15、6歲的大姑娘只要6斗麥子就能帶走,那些生養過的小媳婦,姿色差的連4斗麥子都不值;比如,洛陽火車站滿是逃難的災民,搭火車奔陝西躲災的人數,已由八月初每日3000人,增加至每日7000餘人;再比如,洛陽火車站外一些包子鋪里,客人買到了帶小孩指甲的肉包子。
整個河南的災情都在持續惡化。為緩解愈發嚴重的糧食問題,河南省府的老爺們終究還是向一戰區低頭認了錯。
第一戰區長官部也擺出了高姿態,在軍地雙方召開的緊急救災會議上,蔣鼎文允諾出借後方的囤糧4.3萬包,合計860萬斤小麥用於救災。另外,蔣鼎文和湯恩伯等將領還號召部隊,每人每天節約一兩糧食,計約小麥300萬斤,用於開辦粥廠。
相較於龐大的災民總量,軍隊提供的那點糧食實在支撐不了幾頓。河南省府幾乎日日都有新的政令發出,派人赴陝西購糧、命令各縣將倉谷在1943年夏收之前全部散發給災民、要求公務人員捐獻口糧,甚至還有禁止大吃大喝的通令。正真讓各方勢力震動的是,省府還派出大批人手,準備查封各縣大戶人家的存糧,統一收歸政府調配.
相對還有些收成的豫西各縣,頓時成為了各方勢力注目的焦點。那裡不僅是軍政大佬們寄以厚望的稅源地,還是他們賴以完成軍糧徵收任務、保住個人烏紗帽的關鍵所在。所以,即便軍地雙方齷蹉不斷,也沒有什麼人敢於輕易放棄這座大糧倉。
按照河南省府開出的價碼,即使秋糧再度減產,該徵收的糧食一粒也不能少,甚至還要從嚴查處偷稅漏稅情況。
早在今年初春時節,為擴大稅源,省府針對各縣土地組織了一次大清查。連主持清查行動的河南田賦管理處都沒想到,光在陝縣一地就清出了瞞報、降等上報的耕地68萬畝。按照規定,園地及活水田為一等,每頃征糧6.6元;水澆地及上壤土為第二等,每頃征糧5.72元。以此類推,不便澆灌的坡地為第八等,每頃徵收錢糧0.88元;第九等地為新開墾的荒地,所以暫不征糧。經查得知,各地保甲長及豪強劣紳,利用手中權力瞞報名下土地數量以偷稅漏稅,已成為極為普遍的現象。至於將名下田地降等申報的大戶人家更是多如牛毛,或少繳、或不繳,為的就是能保住一家一姓的私利。據不完全統計,僅陝州清出的耕地就可以多徵收3.6萬元。按規矩算上攤派款、附加稅、雜捐、兵差以及預征項目以後,省府和地方至少能有80多萬進賬。
談判之初,陝州保安旅提出,不僅要為保安旅下屬的各個農場「買平安」,還希望將減稅範圍擴大至陝縣周邊四個縣。省府某糧政大員直斥曹二寶白日做夢,並揚言,如果曹旅長真心為鄉鄰做好事,不如直接掏出250萬石糧食替全河南的老百姓把稅都給繳了。
財帛動人心!這兩年,陝州保安旅仗著百萬畝良田,又是招兵又是加餉,連新補入部隊的新兵都沒少往家裡寄錢寄物,所以在山、陝、豫三省是相當的出名。偏生這兩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