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幽靈 第1153章 穿插
更新:06-18 15:47 作者:風暴之舞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是的,無論河邊正三中將下達的命令有多麼強硬,可讓英帕爾防線上的日軍根本無法再堅守12個小時了。一筆閣 m.yibige.com
前線戰局的推演速度快的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
四枚第二代高腳杯落地之後,第2集團軍的兩個摩托化步兵師便以驚人的速度形成了一個重兵劍鋒,在日軍支援部隊抵達之前便已經殺到了突破口,並且以可怕的力量同時向左右兩側展開突擊,將突破口撕得越來越大!
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的時間中,兩個步兵師各自分出數個主力團的兵力,成功的在日軍防線上撕開了一個長達十公里的口子!
長達十公里的突破口實際上已經不能用口子來形容了,畢竟這個可怕的裂痕,已經徹底斷絕了日軍將其填補回來、再把華軍推回去的念想,想要恢復這道防線的嘗試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這也一舉奠定了全局,確保了英帕爾平原戰役的走向按照華軍指揮員的劇本走下去。
接下來,第2集團軍輕車熟路一般的開始快速突破進攻,第7集團軍則繼續在日軍防線一帶吸引日軍注意力。
當然了,別看突破進攻這個軍事名詞聽著簡單。
可實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唯有蘇聯和德國這對在陸軍噩夢一般的東線戰場上互相磨礪的強勁對手才擅長使用大兵團穿插突破的戰略戰術,其餘的英軍、美軍、法軍根本不具備這等大兵團穿插之能力。
其實這種戰略思想的核心要點很簡單,那就是一個字——快。
德軍的閃電戰,蘇軍的史達林突擊,看似諸多細節不同,要點不一,依賴的裝備體系也完全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打穿對手,然後牢牢的抓住主動權,迫使敵人跟著自己的節奏走下去。
——當人類的戰爭形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塹壕陣地戰進化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機械化戰爭之時,坦克與卡車開起來的速度,便已經遠遠的超過了防線修築的速度。
想要建造一條涵蓋國境線的堅固防線需要曠日持久的建造,可一支裝甲部隊也許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繞過它。
所以想要快速、低成本、高效率的打贏一場大戰,那麼一支陸軍就必須發揮機動優勢,它要以最快的速度繞過敵人的防線,如德軍的阿登森林突擊亦或是華軍的孟加拉突襲,把敵人寄予厚望的防線晾在一邊;
或者它還可以集中全力的在敵人的防線上撕開一個口子,接著便不再進行攻堅戰,而是突破到敵人空虛的後方,一舉切斷敵人的後勤補給線,或者實施反包圍你,再或者乾脆直搗黃龍奔襲其核心目標,比方說法國北部戰役、基輔戰役、東北戰役等等。
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思維,德軍才能讓法軍的馬奇諾防線淪為擺設,華軍才能讓日軍的關外防線化為夢幻泡影,蘇軍才能一口氣打出十次史達林突擊戰役。
而這套戰略思維看似簡單,實際上極為複雜。
這可不是指揮官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下令就能打出來的進攻,其中牽扯到極為複雜的後勤補給、組織體系、裝備建構、士兵文化水平、基層軍官指揮能力、軍事思想、獨到理解、天時地利乃至於敵人應對之措施等等各種因素,缺一不可。
實際上,就連裝備十分豪華的美軍在二戰都不具備這種能力。
——諾曼底登陸之後,美軍面對1944年老弱病殘的德軍二線師時都打得極為難看,在進攻作戰中,部分美軍部隊在突破德軍防線之後甚至停下了腳步,等待友軍兵力一同抵達,白白的浪費了諸多機會,仗打得可謂是相當呆板。
這種低水平的指揮官,若是放到蘇德陸軍里的話,說不定都要被關禁閉乃至直接被槍斃了。
所以說,表面看上去相當強悍的美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也會被擅長靈活穿插的志願軍打得渾渾噩噩。
而幸運的是,在文化和軍事素質的共同培訓之下,這個時代的解放軍已經通過在華中、華北、東北、朝鮮的一次次戰役之中歷練出了強大的穿插合擊戰術,並且規模最大的能夠達到集群(數個方面軍形成的戰略單位,類似於方面軍)穿插,戰略效果相當強悍。
此刻,日軍正在體驗這種可怕的進攻戰術。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