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中國遠征軍 第四百三十三章航空戰列艦
更新:11-05 16:30 作者:遠徵士兵 分類:軍事小說
戰鬥在凌晨五準時打響。
最先開火的是日本海軍……原直人少將帶領著一支從菲律賓海域幾經周折趕到硫磺島海域並投入了戰鬥。
這支艦隊包括1艘混合型航空戰列艦,艘輕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兩艘油輪以及1艘運輸船。
其中新出現的玩意就是混合型航空戰列艦……所謂的混合型航空戰列艦,指的就是既有戰列艦功能又有航空功能的戰列艦,這東西在以前是沒有的,因為日本包括美國在內都在相當程度上奉行「大炮巨艦」政策,這個「大炮巨艦」指的就是戰列艦,也就是戰列艦在艦隊裡的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當然不會對它進行改動。
但是……隨著戰爭進行到白熱化,交戰雙方都充分認識到了航空母艦的重要性,而原本處於重要地位的戰列艦卻變成了雞脅。
之所以雞脅,是因為戰列艦這東西讓它參加戰鬥吧……其火力又基本得不到發揮,炮大艦大有什麼用?還不是成為敵人轟炸機的目標,整場戰鬥下來幾乎就是防空炮有用,艦炮想打都找不到目標。
讓戰列艦去護衛運輸隊吧,航速慢的戰列艦還真不如噸位、更為靈活的驅逐艦。
反之,如果戰列艦被擊沉了那就損失慘重了。這裡所的損失慘重指的是造價,此時的戰列艦在造價上普通高於航母,比如「大和」號戰列艦造價高達1.億日元,而「翔鶴」號航母的造價只有八千萬日元。
所以,很快大家都認識到戰列艦這玩意就是華而不實的東西,它在戰場上能發揮的作用並不多。
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作用,比如在敵我兩軍純軍艦的海戰……不過這種海戰的情況已經很少了,就算是鐵底灣海戰那也是因為在夜裡戰機無法作戰。再比如,戰列艦上的巨炮還可以為岸上的部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援……不過戰列艦這東西如果要淪落到當作炮兵用,那也只能是一種悲哀了。
另一方面,日本人又沒有美國人那麼闊氣。
美國人也有戰列艦,但美國人不缺資源、不缺錢,他們知道戰列艦沒什麼用就嘗試把它當指揮艦,或者讓其退役甚至把它當擺設都沒問題。
但是日本缺資源、缺錢,讓他們把耗了這麼多錢和這麼多上等鋼鐵的玩意退役或是當擺設,那簡直就是要了他們的命。
於是日本人就左想右想,尋思著能不能把這戰列艦給改成航空母艦。
全改又不現實,因為將戰列艦完全改成航空母艦工期太長,而此時戰局吃緊,只怕戰列艦還沒改完敵人都已經打到日本本土了。同時,要讓日本人把戰列艦上的那些巨炮全拆光他們又捨不得。
因此就決定半改,也就是拆除艦體後部的兩座主炮塔,空出來的空間就用來搭建長為70米的飛行甲板及可容納9架飛機的機庫。
於是,世界各國海軍中史無前例的艦種……航空戰列艦就橫空出世了。
這航空戰列艦表面看起來很牛,既有戰列艦的裝甲和巨炮又有多達架的艦載機(註:航空戰列艦甲板上可以停放1架戰機,機庫里可以裝載9架戰機),其航空戰方面的能力幾乎就相當於一艘輕型航母了。
但其實它就是一艘「四不像」戰艦。
它是戰列艦吧,又沒有戰列艦的火力……兩座主炮塔被拆了,而且還要空出很多的空間作機庫並搭載戰機所需要的燃油、炮彈。
它是航母吧,它又不能直接回收戰機……其甲板長度只有70米,根本就不足以戰機在其上降落。這也是航空戰列艦大多只能搭載「瑞雲」水上戰機的原因,水上戰機可以在水上降落,然後再用起重機調回到航空戰列艦上。
至於航空戰列艦上搭載的「慧星」轟炸機,那完全就是類似自殺式戰機有去無回的那種,也就是從它飛出去的那一刻就沒打算回來的。
只不過,把這種航空戰列艦用在增援硫磺島卻是很適合。
原直人帶來的這艘航空戰列艦是「伊勢」號,它是剛剛才在船廠里改造完成準備用於在菲律賓海域試身手的。但還沒真正的打上一仗就被調回增援硫磺島。
原直人對此還頗有微議,因為他覺得真正的勇士就應該能直面最強的敵人,所以他一直都希望能帶著「伊勢」號與美軍艦隊決一死戰。
但是,當原直人在看到增援硫磺島的計劃後和敵我形勢後,他就覺得這就是「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