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
看著面前的趙豹,趙丹下意識的咂了咂嘴。
既然對面前的局面早有設想,那麼趙丹當然就不可能對此毫無準備。
事實上不僅僅是趙丹,就連趙豹本人都已經做好了迎接趙丹怒火的準備。
但是從趙豹本身來說,其實是並不太害怕趙丹怒火的。
為什麼呢?
因為趙豹覺得自己是有理的。
世間萬物,總歸脫不開一個理字,正所謂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無論是修身養性也好,治學育人也罷,乃至於是治國理政,那都脫不開一個理字。
這個理,具體到如今這件事來說,那就是趙國的法律規定。
趙國的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它規定了像刑獄訴訟以及糾察這種事情是歸司寇所屬管轄。
這就是趙國的理,也是趙豹的理。
有了這個理在手,趙豹就有了和君王趙丹唱對台戲的底氣。
理,是法律,也是規範。
它對司寇所屬的權力進行了劃定,猶如一道藩籬般將司寇所屬的權力牢牢的限定住,不可逾越半分。
但當有人想要將手伸進司寇所屬的領地之中時,這種藩籬又變成了一種保護,因為藩籬之內,乃是司寇的自留地。
國君趙丹把手伸進了藩籬之中,破壞了這個「理」。
所以藩籬之中的趙豹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趙豹覺得自己是有理的。
有理,就會得到支持。
得到其他趙國大臣們的支持。
今天趙丹這個國君能把手伸向司寇所屬,明天就能夠向御史所屬伸手,後天就能向中尉所屬伸手,等等等等。
所以趙丹是無理的。
一個有理,一個無理,大臣們會支持誰,這不是很明顯的事情嗎?
一旦大部分的趙國大臣們站在趙豹這邊,即便是以趙丹的國君之尊,想要與之對抗也是困難重重。
這就是理的力量。
理,既是規矩,也是利益,遵守規矩就能得到利益,這也是理的一種表現方式。
在有理的趙豹看來,無理的趙丹想要破壞這個規矩,未免過於急躁和天真了一些。
在這樣的政治鬥爭中,急躁和天真,那是要付出代價的。
雖然趙豹絕對效忠於趙丹,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趙豹就會對趙丹唯命是從。
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或者機構會心甘情願的放棄自己的權力,因為官這個字本就是權力的代名詞。
權力對於官員來說,就代表著一切。
所以趙豹決定讓趙丹為這一次的無理而付出代價。
一個小小的教訓。
不至於讓趙丹太過嫉恨,又能夠保住趙豹司寇所屬的權力,同時還能夠提升趙豹在趙國政壇的影響力。
一舉三得。
這些念頭雖然極其複雜,但實際上在趙豹的腦海之中梳理清楚,也不過短短几秒鐘的事情而已。
在完全盤算完畢之後,趙豹就站了出來,開始為了自己的理而戰。
然而讓趙豹意外的是,趙丹完全沒有依照常理出牌。
老實說,趙丹想要動趙豹這個司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無他,實在是因為如今趙豹這個司寇的職位,他的權力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要知道如今趙豹身上的權力放在幾百年之後的話,足足可以拆分成刑部、大理寺以及御史台三個機構。
可如今這三個機構的權力,卻通通都集中在了趙豹的手中。
這無疑是非常不健康的。
所謂的集權,應該是把權力集中在趙丹這個國君的手上,而不是把權力集中在趙豹這樣的臣子手中。
這便是《韓非子》之中所言:「有道之君,不貴其臣。貴之富之,彼將代之。」
如果把國家看作是一顆大樹,那麼國君就是樹幹,大臣就是樹枝,子民就是書頁。
大臣們的權力太強,那麼就會出現強枝弱乾的現象。即「枝大本小,不勝春風。不勝春風,枝將害心。公子既眾,宗室憂唫。」
當年晉國之所以被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