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趙為王 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三更)
趙丹話音一落,在場的趙國大臣立刻紛紛開始了獻計獻策。
最先說話的是趙國大將軍廉頗。
只見廉頗咳嗽一聲,對著趙丹說道:「大王,以臣之見,秦國地處西水偏僻之地,而且秦國子民素來不尊禮節,不服中原文化,不能為我中原諸國所用。因此繼續征伐秦國,其實已無太大意義。不如和秦國議和,向東方發展才是上策。」
照理來說,廉頗的這番話似乎應該會有不少的反對者,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趙國大臣們都對於廉頗的這番話表示了同意,就連趙勝和趙豹這些素來和廉頗並不對付的趙國大臣們也不例外。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一直以來山東、或者說是中原諸國對於秦國都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在這些諸侯國的國君和大臣們看來,秦國其實出身就不行,甚至都算不上是周朝正兒八經的諸侯之一,屬於那種山村野人,怎麼有資格被人看得起呢?
其實也不僅僅是秦國,楚國同樣也處於中原諸國的這個歧視名單之中,只不過是到了後來秦國做大之後,各國不得不同楚國聯合,這才讓這種歧視無形間少了不少。
總的來說,中原諸國自認為是有底蘊的貴族,自然是看不起秦國這種「暴發戶」的。
但說來好笑的是,其實中原諸國之中的魏韓趙三國論起建國時間來說遠遠不及秦國,可偏偏也就是魏韓趙這三國上到國君下到子民,對於秦國的歧視最為嚴重。
正是因為這種歧視,所以這些在場的趙國大臣們才不約而同的認為秦國其實就是一個雞肋,不具備太多攻打的價值,讓秦國龜縮在關中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趙丹聞言皺了一皺眉頭,並沒有開口說話。
來自未來的趙丹心中非常的清楚,秦國這個國家的強大其實並不是在於國民,而是在於制度,只要不摧毀秦國的制度,這個國家就還有著東山再起的可能。
但是不管怎麼說,如今的趙國已經連續三次擊敗了秦國,如今趙國上下的自信心可以說如今已經完全爆棚,根本就沒有將秦國當成一回事。
所以說就算趙丹想要說服大家秦國其實是很具有威脅的對手,那也沒有人信啊。
於是趙丹沉吟片刻,最終還是緩緩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既然如此的話,那麼寡人過兩天設宴招待一下那陽泉君。順便讓他通知一下趙柱,寡人過些日子便和趙柱相會一次吧。」
其實暫時答應和秦國議和,也不是不行。
反正對於趙國來說,該拿的好處現在也已經都拿到了,接下來坐山觀虎鬥讓秦國和楚國相互殘殺一番,也是不錯的。
而且趙丹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像秦國這樣的國家是絕對不會放棄對外擴張的,可偏偏秦國向中原方向擴張的道路,已經完全被趙國給堵住了!
所以秦國和趙國之間遲早還會再次爆發矛盾。到了那個時候,趙丹就能夠理直氣壯的說服趙國的大臣們,繼續西進滅秦了。
趙丹有一種預感,那一天應該不會太遠。
趙丹咳嗽一聲,繼續說道:「既然要和秦國議和,那麼諸卿以為,接下來應該以哪一個國家為重點進攻方向?」
雖然說是走一步看一步,但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說在沒有開始之前就應該確定個目標,然後重點偵查這個目標的情況,掌握目標國家的弱點,最終派出精兵良將一起擊敗目標國,這才是最科學的打仗方法。
而像那種真的到了要打仗的時候才一拍腦袋臨時抱佛腳的,這就真的是輸贏看天意了。
說實話,其實趙丹這個問題的選擇並不算太多。
首先,楚國並沒有和趙國接壤,那麼楚國肯定是被排除在外的。
其次,秦國剛剛和趙國簽訂合約,接下來趙丹還準備和趙柱來一次會盟,那麼秦國自然被排除在外。
除此之外,趙國所能夠攻伐的目標自然就只有魏國,韓國,齊國和燕國了。
燕國地處華夏東北,雖然後世是首都所在,但此刻在中原諸國的眼中屬於那種偏僻苦寒,比關中還要雞肋許多的地方。
而且如今燕國和趙國的關係其實還可以,算得上是半個盟友,雖然說燕國並沒有在上一次的戰爭中對趙國提供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