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想當學霸 第三百五十三章推薦
按理說,以劉一辰拿出的航空發動機技術,足以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但是那款航空發動機如今依舊屬於高度機密,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雖然已經製造出樣機,但是目前卻處於試驗階段。
一款航空發動機,從完成設計,到最後研製成功,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短的話二三年,長的話十年也正常。
這期間需要製造出樣機,進行各種實驗測試,獲得實驗數據,並且發現問題,從而去優化設計,如此反覆,直到製造出的航空發動機各項指標都滿足要求,才算是真正定型。
而且,哪怕有一天解密後進行表彰,獲得大獎,那麼也不是表彰劉一辰,而是選擇其他人,這是為了保護劉一辰。
獎勵大會結束,不代表著真正結束,還有大會主辦方舉行的為期三天的行程,除此之外還會接受媒體的採訪,上電視節目去弘揚科學精神。
而劉一辰很低調,除了第一天早上的參會外,其他時間就沒有公開露面。
此時劉一辰正在行駛著自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權力,那就是向諾貝爾獎評委會推薦候選人。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pp愛閱閱讀最新章節。
經過與國內的溝通,最終選擇了屠老。
說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若非沒有那些是是非非,以屠老作出的貢獻,她早應該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了。
當年屠老39歲的時候作為研究員,接到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的一項秘密任務:擔任【523】項目組組長,研發抗瘧疾的中草藥。
而說是項目組,其實只有她一個『光杆司令』。雖然此前有500多名科研人員對有記載的藥方做了調研普查和篩選工作,但沒有一方令人滿意。
屠老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干。從此,中醫研究院中藥所內,多了一個大量收集、整理歷代醫籍,認真請教老中醫,甚至連群眾來信都要一封封打開瀏覽的忙碌身影。
兩年多時間,屠老收集了2000餘個方藥,精選後上交640個。經過實驗,她和同事篩選出中藥提取物樣品200餘個,而結果都不理想:對瘧原蟲抑制率最高只有40%。
歷經多次失敗,屠老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一種熔點為156c~157c的活性成份,他們將這種無色的結晶體物質命名為青蒿素。
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類型抗瘧藥,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藥證書。
而這項成果,1979年獲得『國家發明獎。』
結果搞笑就搞笑在這裡,屠老是個『三無科學家』,即沒有出國留學經歷、沒有博士學位、沒有院士頭銜。
再加上中醫處於弱勢,面對著西醫的強勢,中醫始終處於很尷尬的地位,甚至被批為『偽科學』。
所以,獲獎之時,一直強調這是團隊成果,甚至於屠老還不是處於c位的。
2000年以後,世衛組織把青蒿素類藥物作為首選抗瘧藥物。根據數據統計,十多年來,全球各年齡組危險人群中瘧疾死亡率下降了6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了65%。
可以說,這對於全人類而言,都是巨大的喜訊,可喜可賀。
按理說,這一份貢獻,『青蒿素』足以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事實上瑞典皇家科學院也是有意將此獎頒發給屠戮。
可搞笑的是,那些人一直強調『青蒿素』是團隊研究成果,而諾貝爾獎歷來都是頒發給主要貢獻者。結果爭論不下,最終諾貝爾獎評委會也不想惹得一身騷,也就暫時放下。
直到現在,才再次提起,因為到了現在,活的人就只剩下屠老了。
說起來還真是夠諷刺的,明明作出了成果,結果跑出那麼多人爭功,還各種拖後腿。
一個科學工作獎,不是靠著自己科研成果無可爭議獲得獎項,而是得看活得久、熬死那些人才可以。
怎麼看都充滿著諷刺。
不僅僅如此,在屠老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後,全國百姓都興奮不已,為她送上掌聲。可是沒多久後,在院士評選上,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