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幢身刻經文
更新:01-21 06:39 作者:瘋神狂想 分類:都市小說
這與唐建陵的石馬相似,應為唐中期之物,為唐代陵墓石刻中的精品。
如果說獅虎、畫像石、駿馬等數量不少,那麼這裡數量最多的肯定是佛像。
當然,佛像可在碑上的也有不少,比如西魏的佛道四面造像碑。
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土,其傳播方式除經典文字外,「因像設教」更易於被信眾接受、膜拜。
魏晉以降,造像之風盛行,除大規模地開鑿石窟寺外,單體的寺廟、民間造像亦風靡全國。
這些造像大致有三類:一是造像碑,即將造像與中國傳統的碑刻相結合,利用碑的形制在上面開龕造像,雕刻供養人及發願文等;
二是背屏式造像,依託背屏,以浮雕的形式刻出單尊或多尊像及護法的獅、龍等形象;
三是單體圓雕造像,雕刻單獨的佛、菩薩、天王、力士等這些造像都有著鮮明的時代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其中經典肯定是釋迦、多寶佛造像,陳文哲在這裡看到的仿品是仿的北周時期的經典造型。
像是這樣的石像,西陝漢唐石刻館遺存有大量的佛教石刻。
該館收藏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時期造像數十尊。
北魏早期佛像,受鍵陀羅、秣菟羅藝術風格的影響,有明顯的外來因素。
北魏中晚期推行漢化政策,佛教造像與我國傳統藝術風格融合,形成了褒衣博帶、秀骨清像的特徵。
比如館藏的北魏造像佛二菩薩,佛高髻,面部雖殘,依然顯清秀,著褒衣博帶式佛衣,衣紋流暢,懸裳垂於座前呈扇狀,層次感明顯,優美端莊。
西魏造像,沿襲北魏晩期風格。
北周造像,一改秀骨淸像的風格而轉向豐壯,大型佛像增多。
館藏北周立佛,面型豐滿,髮髻低平,頭部較大,體態壯碩,腹部微鼓,是典型的北周造像風格。
北周菩薩立像,同樣形體壯碩,寬肩豐頤,斂胸鼓腹,通身飾長串瓔珞,繁複華麗。
藏品中有一件菩薩立像,通體敷彩描金,以紅黃黑色為主,裸露身體部分塗黃,瓔珞描金,色彩鮮明,實屬罕見,彌足珍貴。
唐代佛教造像是我國佛教藝術史上最輝煌的篇章,擺脫了早期佛像的外來影響,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形成了具有中國風格的佛像藝術體系。
該館藏的唐代立佛像,體型魁偉,高達米多,螺髻高聳,面相端莊,雙目微合,鼻樑挺直,嘴角輪廓分明。
胸部豐滿平滑,腹部微收,大腿肌肉隆起。
著通肩式袈裟,衣紋呈「u」形分布,袈裟輕薄貼體,顯示出壯碩健美的身軀。
這種風格來源於秣菟羅佛像和印三笈多藝術的「濕衣法」,並與我國三國時期的人物畫家曹仲達「曹衣出水」的風格相結合。
這反映了唐代包容、昂揚、健美的精神特質。
像是一件楚先發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這是唐開成五年的作品。
經幢,是唐代開始流行的一種刻經形式。
隨著密宗在唐初的推廣,其重要經典《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很快在全國流行。
誦讀此經可消除罪業,免除輪迴諸惡道的痛苦,遂被刻於石幢。
經幢一般為八棱形,也有六棱、四棱,下為幢座,中為幢身刻經文,上有相輪寶珠等。
由於經文中有「安高幢上」的供養方式,每當經幢上的塵士飄落於身,或經幢光影映照於身,即「塵沾影覆」,神力奇妙。
故廣泛刻制安置於通衢、宮廷、寺廟、墳域等處,遍布大唐各地,亦見有其他佛經如《金剛經》《心經》等刻於經幢之上。
該館收藏的唐代經幢座,方形四邊各1米多,高04米。
正面左中部正書,「大唐皇帝供養」。
皇帝跪坐於榻上,身著冕服,頭戴冤旅。
面相豐雍,神情莊嚴,雙手於胸前執笏板,榻前有一男侏儒,身後有執扇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