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國 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

更新:10-18 19:54 作者:搖搖-欲墜 分類:軍事小說

    雖然朱瞻基想要讓大明境內嚴禁栽種棉花,但是這件事並不是今年就可以實施的,因為現在已經八月,今年的棉花已經種了下去。

    而且,在西北地區還沒有大規模的種植棉花,成為大明的替代地之前,大明也不能就直接終止棉花的種植。

    陳誠雖然出使歸來,卻沒有直接回吏部驗封司復命。使團在接受了吏部的考核,對這次出使進行了工作評估之後,朱棣按照慣例,對使團人員進行了封賞。

    陳誠此時獲得的獎賞與其他人並無特別,甚至因為他寫出了兩本介紹西域的書,封賞相對還有些輕了。

    但是隨後,陳誠就被朱棣的一紙詔書,從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調到了工部都水清吏司任郎中。

    從六部之首的吏部,調到了六部之尾的工部,雖然晉升了一級,但是也不能說這就是晉升。畢竟,吏部清貴,掌管百官升遷,而工部卻是要埋著頭幹活的。

    但是陳誠這個郎中,只是到工部點了一個卯,就被工部安排到朱瞻基的下馬橋農莊,都管農莊一應事物。

    除了幼軍營之外,下馬橋農莊的一應大權,俱掌於他一人之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掌估銷工程費用,主管制造詔冊、官書等事的部門。陳誠的這個調動讓一般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在六部上層,卻引起一陣艷羨之聲。

    誰都知道,如今太孫的下馬橋農莊乃是工部除了夾江工業區之外,最有潛力的發展部門。

    雖然大部分人還搞不清太孫一下子就成立了十家研究院,到底研究什麼東西。但是光憑成為了太孫最親近的近臣,就足以讓所有人羨慕的了。

    如今的朝廷內,就連太子也沒有太孫這麼大的影響力。除了掌管海軍,統管天下水師,這日進斗金的夾江工業區,包括下馬橋研究院,都是太孫搞起來的。

    何況如今的太孫還相當於接手了寧波市舶司,掌管大明與朝鮮和東瀛的貿易,手裡有錢,有權,有人,有勢。

    要不是太孫一直游離於朝廷的管理系統之外,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要抱住太孫這條粗大腿。

    許多人都不理解,朱棣為什麼寧願給自己的孫子這麼大的權力,卻吝嗇於給自己的兒子一部分權力。


    但是只要想想,不管是夾江工業區,還是下馬橋研究院,包括年入百萬兩的寧波市舶司都是在太孫手底下發展起來的,眾人也能有些理解了。

    前幾年,眾大臣發放俸祿,還需要派著家丁,趕著大車去領俸祿,大部分俸祿都是布匹和糧食,還要操心變賣。

    但是從今年以來,除了皇上的賞賜,官員的俸祿已經開始用現銀和銅錢支付,節省了官員大部分精力。

    光憑這一點,就能知道,朱瞻基的貢獻有多大了。

    當然,也不是沒有官員屢屢上奏,認為內監勢力太大,獲利過甚,這是與民爭利,不利發展。

    如今皇上的內庫財貨豐盈,國庫卻不見起色,實乃本末倒置。

    不過這些奏章並沒有什麼作用。

    朱棣可不是人云亦云的君主,他現在嘗到了獨家經營的甜頭,手頭寬裕,內監光是收關稅就能讓他不虞資金壓力,想要讓他放開管制,那是不可能的。

    陳誠雖然被調到了下馬橋農莊,但是實際上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

    下馬橋農莊這裡,地理研究院,礦產研究院,鋼鐵鑄造研究院,格物基礎研究院,機械研究院,化學研究院,醫學研究院,紡織技術研究院,造船技術研究院,建築水利研究院。

    這十家研究院目前也只是搭建起了框架,工部被調過來的工匠和管理人員,大部分也都是在夾江工業區坐班,研究。

    而且,他只是在下馬橋待了一天,情況還沒有了解清楚,就被朱棣又派到了鴻臚寺,專門接待跟隨使團一起來應天府的十七國使臣。

    陳誠不是一個愚魯之人,如果真的愚魯,他也不可能從一個寒門學子,成為從五品的員外郎,並且出使安南,西域,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效。

    他將自己從回到京城,經歷的一切只是簡單地回想了一遍,串聯在了一起,就有些明白皇上和太孫的對他的定位了。

    他能被賞識,是因為自己對西域的情況比較了解,兩本著作都頗受皇上和太孫重視。

    而太孫將他帶到世界



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  
相關:  諸天世界暗行者  大明的穹蒼下  我不混娛樂那個圈  重生歐美當大師  崛起在港綜世界  重走梟雄路  黑金霸主    重生初中:神醫學霸小甜妻  蜀漢之莊稼漢  最後一個契約者  刀破魔天  
下面更火
搜"我的大明新帝國"
360搜"我的大明新帝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