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 77 站着把錢賺了
張國賓坐在車內,降下車窗,微風襲來,發稍微微斜擺。
指尖捏著支煙,
輕輕搓揉,心道:「我真的很愛國!」
華夏民族人均愛國。
本身就是個偉大的民族。
毋庸置疑。
何況,張國賓前世從事的工作,必須d性極高,熟讀各種思想,滿腹偉大方針,愛國之餘也更懂得歷史演變與世界格局。如果他在1984年,中英談判結束前向社會各界表達愛國態度,愛國情操,或許一時半會會吃一丟丟的小虧,但是長久看來肯定是大賺。
如果他在1981年中原電影製片公司成立前成功搭上雙南院線的車,或許還能在左派電影公司重組中分到一杯羹。
當前,港島左派電影製片公司內容僵化是一個很明顯的特徵,正急於尋找新突破口。
就如邵氏在老派功夫片中掙扎求生一樣,
左派電影公司也需要創新求變,
別以為大家都是傻仔,
香江藝術界的「新浪潮運動」席捲所有電影公司,報社、電視台,產生「新浪潮運動」的原因除去市民審美疲勞,思想轉變,也與香江日新月異的社會面貌,經濟發展,以及暗流涌動,針鋒相對的政治局勢有關。
張國賓一頭闖進香江影壇,
直接提前引爆新浪潮運動的狂狼,
他就是香江影壇最新、最紅的新血!
正是各大電影公司所渴求的,
從邵氏、嘉禾對他一邊遏制、一邊合作的態度便能看出各大電影一方面有多欣賞他這股新血,有多需要他這股新血,就算他的血脈里流淌著江湖氣,他的作品裡充滿著江湖氣,一樣是無可爭議的新銳製作人,影壇新勢力,
這樣一位流淌著江湖血的電影老闆,找到愛國電影的左派院線又能撞出點樣的火花?
這可真是奇妙的化學反應……
而張國賓沒有立即去找左派院線的人談合作,一是年底新電影已經敲定合作條款,太急躁顯得不夠格調,二是他目前在影壇上的名聲還不夠穩、重!
一部《英雄本色》的成績太單薄,待年底兩部電影上映贏得大票房以後,更有份量跟雙南院線的負責人去談,雙南院線負責人可是能跟駐港辦主任聯繫,與內地宣傳部、粵省海關、公安關係匪淺,有道是輿論的高地,你不占領,別人就占領了。
別小瞧當前時局的愛國宣傳陣地,祖國一心要收復香江作為經濟貿易的對外窗口,絕對會特別注重香江任何一個明星導演,社團大佬,前提,前提是一定要愛國。
想想看,中原製片公司能在1981年製作《少林寺》,並在1982年上映,傳達的是什麼思想?是什麼態度?
《少林寺》可在香江贏得1615.8萬票房,並在內地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以一毛錢一張票價創下了1.6億元票房,堪稱是一個奇蹟,由此可見內地對香江輿論、社會各界的重視。
雖然他旗下電影公司只要登上了雙南院線的畫布,他個人就很容易被打上左派人士標籤,寰球夢工廠也容易被標記成為左派電影公司,製作的電影在香江上映沒問題,但是別想在台島上映。
目前台島電影市場是香江電影公司的聚寶盆,如同後世的內地市場一樣,都能讓香江電影公司賺的缽滿盆滿,雖然眼下台島市場跟後世內地市場相比,猶如汪洋大海與一池潭水,但是考慮到時代因素,台島電影市場往往是香江電影公司不肯放棄的。
嘉禾、邵氏屆時恐怕會壓縮合作空間,程龍、紅金寶等人也會產生忌憚。
不過提前投資就要撐得住起伏,就要有耐心,吃一點小虧算什麼?雙南院線與人後「中影集團」關係良好,而「中影集團」是內地唯一有對外進口權的電影公司,可以進口審核外地電影,中原、銀都便是通過雙南院線搭上中影集團的線,出口電影到內地(雖然是同一個國家,但確實有口岸/出入境審核,算境外),90年代起不知發展的多好,那時周閏發、杜琪峯、徐克、許鞍華等紛紛跳槽到銀都便是看中其背後與中影集團的關係。
90/00年代內地播放的香江電影,全都是由中影集團審核進口。
而張國賓除去個人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