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六百四十四章 禮部交接
由魏徵來開口,許敬宗來牽頭,這件事陛下也點頭答應了。
說是厚待松贊干布這種事情,只是陛下出於大唐的利益,覺得厚待松贊干布能夠對社稷大計有利,後續還能做更多的事情。
一旦吐蕃人心歸附,如果大唐的版圖能夠擴張到吐蕃雪山以西,那麼松贊干布這人對天可汗來說就不是這麼重要了,除了他現在的作用,往後的死活不重要。
他現在吃穿不愁對天可汗來說給其他小國使者做一種表率,也是為了大唐的正面形象。
當初張陽建立外交院做過不少事情,那些事對大唐朝堂的名聲並不是太好。
現在對天可汗來說,這種大唐的正面形象能夠挽回一些是一些
等群臣匯報了今年要做的事情,各國使者才來覲見。
諸國使者入殿前來朝賀,說了對大唐的祝詞,諸國使者獻上朝賀之禮,大唐這邊也給了回禮,其中回禮最多的便有大唐的紙張與糧食,還有一些鐵料與刀兵。
給的數量不多,但對各國使者來說,這些都是新鮮事物。
光是驪山鑄造出來的鐵料,不論是成色還是重量與鋼度是上乘中的上乘。
至於這種鐵料是如何鑄造的,這些不懂驪山鍛鐵術的諸國使者們,若是不明白其中要理,也鑄造不出來。
這也給了天可汗足夠自信的本錢。
用這種鐵料鑄造出來的刀兵,不說削鐵如泥,尋常鑄造的刀兵都不如它。
朝會一直到了下午才結束,天可汗興致不錯地退朝。
今年各國也相安無事,回鶻人老實了之後,今年又送了不少戰馬羊群與財寶。
至於都護府的事情,今日諸國使者都在場,陛下不提,朝臣也不好開口。
這件事只好暫時擱置了,不過大朝會之後,李世民換下了朝服,剛在甘露殿坐下來便有內侍太監帶著一個大箱子入殿,箱子內放著的便是奏章。
「陛下,中書省送來的,說是還有不少各地官吏對去年過冬時的治理情況,還有去年的耕地開墾的呈報。」
李世民頷首道:「朕都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喏。」王公公躬身告退。
經過大半天的朝會,李世民疲憊地長出一口氣,喝下一口茶水,放鬆下來才拿起奏章看了起來,接連看了好幾冊,兵部,禮部,戶部都在說都護府的事,還有左武衛,右武衛,領軍衛,千牛衛。
且不說文臣對都護府在意,武將們對都護府更著急。
用長孫無忌的話來說,文官團體並不希望都護府之權會落在武將手中,一旦都護府兵權在武將手中,這些武將一定會用這些兵力來擴邊,攻占他國。
而武將這邊一樣不想讓都護府職權落在文臣手裡,武將在外不想因為文臣而掣肘。
都是為了朝中社稷,朝中為了都護府職權從去年的冬天一直吵到現在過年的大朝會。
皇帝對此很惆悵。
此刻在驪山還有兩個人很惆悵,許敬宗現在要去驪山拜訪,還是要看看張尚書的意思。
一馬車的卷宗送到驪山村口,張陽揣手看著這一幕也惆悵著,事先想到卷宗的數量不少,沒想到會有滿滿一馬車。
好似看到了將來伏案熬夜處理公務的樣子,心中不免悲涼。
說來陛下對禮部幾位侍郎都有重賞,就連已經辭官的李百藥,更是冊封了安平縣公。
而張尚書到現在還是一個縣侯,比李百藥都要低。
其實禮部這些年立功不少,當初一個小小的府衙,只有三個人,能夠現在的禮部來之不易。
只是如今禮部已經有了如此大的勢力,張尚書功勞最高,當初一手拉著禮部起來的張尚書卻距離朝堂越來越遠了。
不多時李孝恭也來了。
許敬宗躬身行禮,「見過河間郡王。」
李孝恭頷首道:「許敬宗,老夫當年就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