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與初唐之間反覆橫跳 第242章 溫度計
更新:09-20 12:02 作者:紅色小雨傘 分類:都市小說
古人是沒有清晰的溫度概念的。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溫度的感知,其實是冷熱。
再有一個,便是「火候」。
什麼爐火純青,什麼火候未到,大體就是這樣,總的來說很粗糙,基本上憑經驗,無法精確測量。
能測量溫度的溫度計,嚴格意義上也是沒有的。
《呂氏春秋》記載,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說的是一種叫「冰瓶」的東西。
就是水裝進瓶子裡,觀察,當水結冰的時候,天便很冷了,進入嚴冬。
反之,什麼時候冰化了,氣候便轉暖了。
有不少人說,這就是最早的溫度計,可嚴格來說,應該不能算。
溫度計也很多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般是水銀溫度計,酒精溫度計。
水銀溫度計相對更精確一些,可測量溫度上限高,診所測量體溫,一般是水銀溫度計。
酒精溫度計精確度相對低,因為沸點擺在那裡,所以可測量溫度上限低,但是下限高。
酒精凝固點零下一百多攝氏度,便是在南北極,也能正常使用。
眼下陳遠拿出的,便是一支酒精溫度計,內部液柱呈現出鮮艷的紅色,辨識度極高。
液面刻度顯示,當下山洞溫度二十五攝氏度,正適宜。
長樂卻好奇問道:「那這上面的刻度,數值,又是怎麼確定的呢?」
「對啊,為什麼你說的零在這裡,而不是別處?」永嘉也好奇的詢問起來,顯然,相比司空見慣的酒麴,她對溫度計這項新事物更感興趣。
而事實上,鄭愔,姜籬,還有跟過來的鴛兒,鴦兒,都是如此。
陳遠目光環視掃過,忽然又笑起來:「先把酒麴的事情搞定,然後我慢慢跟你們解釋。」
說完,便動起手來。
很簡單,竹篩蓆子鋪好,墊上柔然的乾草,而後,半成品的酒麴一粒一粒放上,最後,上面又蓋上一層乾草,齊活。
剩下便是等了。
不用很長,成與不成,短則兩天,長應該也超不過三天,便能見分曉。
搞定出來,永嘉便迫不及待問道:「現在可以說了嗎?」
陳遠笑道:「很簡單啊,冰塊加水,液面在哪,哪就是零度。」
這個還是好理解的。
標準大氣壓下,冰水同時存在,並保持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就是零度。
「那零度以上呢?」
溫度計,若只有零度,是沒有意義的,畢竟零度,冰瓶就可以。
溫度計的真諦,在於溫標,即刻度。
只有有了刻度,溫度才能確切的被描述出來。
長樂顯然明白這一點,是以接著問道。
陳遠笑道:「一樣很簡單,水燒開,咕咚咕咚冒泡,溫度便是一百。
這樣零到一百之間,等份標明刻度,上面的也就出來了。」
其實沒那麼簡單。
因為酒精溫度計,測量上限都達不到一百,根本無法標定。
所以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需要先做一支水銀的,又或者,原本就有一支標好刻度的溫度計。
但這些顯然不重要,說完,拿出一支水銀體溫計,遞給長樂。
長樂開心接過,很快又疑惑道:「為什麼這支這么小啊,還有,為什麼裡面不是紅色的?」
「因為這是體溫計啊!」
「體溫計,用來測量體溫的,裡面不是酒精,而是水銀!」
水銀還是知道的。
水銀,便是金屬汞,常溫下呈液態。
這東西秦漢時期便稱之為水銀,自丹砂中提煉,技術很成熟。
傳聞始皇陵中便有大量水銀。
說著,陳遠乾脆又拿了回來,一番演示,而後問道:「看明白了沒?」
長樂點頭:「看明白了,用之前,甩兩下,然後貼著肉肉,夾在腋窩,小半刻鐘拿出來。」
陳遠豎大拇指贊道:「沒錯,就是這樣,來,夾著試試。」
長樂小臉紅紅,不過還是接了,先甩了兩下,看水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