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251章:這特麼是在逗我?!
更新:09-21 03:39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智氏上一次築城是六年前,六年後再築一城並不算頻繁。
南邊的吳國才是真正牛逼,要挖大運河的同時,還將連續築城四座或者更多,一應工程還在想十年之內完成。
「如果再次築城,可能就是作為日後的都城了啊!」智瑤萬般清楚這一點。
正是因為這樣,築城的地點需要好好的思量, 考慮的各種因素遠比築「鄴」城更多。
事實上,作為都城的話,修築在大河邊上弊大於利。
大河可不是一條溫和的河,歷史上改道的事情著實不少,一旦都城在邊上的話,哪天發生改道就該是天災人禍了。
另外一點,都城在哪, 哪裡必定會被開墾出非常多的農田,肯定要對周邊的環境產生極大改動。
歷史上在河道邊上開墾農田, 破壞環境的同時,修築堤壩搞豆腐渣工程,出現洪水時產生的人禍還不夠多嗎?
利益之處當然是緊靠大河能夠利用水運,只是大河跟大江不一樣,想利用大河來搞水運的前提是進行改造,比如將大河的一些礁石弄掉,或是某些地段修築水壩控制水流速度和增加、減少河床高度。
「沒能力辦到的……」智瑤心想。
以當前時代的技術和人口數量,改善大河水道這種事情根本就是在天方夜譚。
其實別說是封建時代, 即便是進入信息時代也辦不到!
「雖然是母親河,可是困擾了多少個王朝啊!」智瑤覺得有的選的話,還是別將都城修築在大河邊上為妙。
智瑤沒有記錯的話,晉國史書上就明確記載著一次大河改道的事件。這一次大河改道發生在周定王五年(前602年), 大河發生大決口,直接出現了「劈叉」, 一分為二了!
這一次大河「劈叉」事件造成的災難持續了數十年之久,影響到的國家好幾個,甚至可以說直接打斷了齊國的崛起之勢, 後面更是讓齊國放棄了濟水以北的全部城邑。
哪怕是時至今日, 大河「劈叉」帶來的影響仍然存在。這一點智瑤在上一次東征時有親自見識過那邊的澤國,還有多到不正常的大河支流。
智瑤將司馬穰苴、公輸全和冉有請過來。
「濟水之北經河水沖刷,其土必肥……」智瑤當然也會提到那些澤國,然後又問詢了不少問題,大多是跟農業有關。
他們聽了下來,搞懂智瑤是想在日後將那邊利用起來,尤其是想要建設出一片大型的產糧區。
司馬穰苴一臉奇怪地說道:「世子已有處置, 因何再……」
那邊也是河北的一部分,只是更加東邊而已。
智氏的確是對河北部分的長狄區域有安排, 會有那些安排其實跟大河改道息息相關。
智瑤沒糊塗,說道:「既是如何,一事有為, 二者同為, 合乎其道也。」
冉有接話, 說道:「若齊國無力復得,自是可也。」
所以,智瑤才連司馬穰苴也請過來, 因為就是跟軍事相關。
公輸全停下來也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了, 需要好好地翻一下家族的各項記載, 重新將一些資料給利用起來, 同時聯絡一些擅長主持水利工程的好友,投入智氏對那片區域的研究,弄出一份改造方案。
說不得公輸氏還要多多研究一些新式工具,好在未來進行開發的時候投入使用。
他們帶著各種想法走了。
沒有多久,司馬穰苴又折了回來。
「世子可知此事干係重大?」司馬穰苴問道。
智瑤很清楚事情有多大,說道:「瑤絕無數年辦成此事之念,便是花百年之工,我家亦決無動搖。此事若成,工在於我,利在千秋。」
啟動任何的工程都存在風險,別以為古人就不知道這一點。
司馬穰苴因為智瑤那一句「利在千秋」感覺大受震動,千言萬語歸於一句:「臣必不使齊國復得濟水之北!」
智氏肯花費百年以上的時間去治理那一片土地,固然智氏會有所得利,何嘗不是對諸夏文明的大貢獻?
所以在這一點上,齊國在天災之後重新建設濟水以北,哪怕沒有多久亡國讓秦帝國得利一時,也是有貢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