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520章:琅琊于越國的重要性_頁2
更新:09-21 03:41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用就等著擴大規模再去倭列島抓野人挖礦,不堪用大概就是維持這樣的規模。
當前什麼時代,去倭列島做什麼?不是說去抓野人挖礦了嘛。
一個國家想健健康康,不光農業生產要抓,商業也不能忽視。
諸夏曆來就是個缺銅礦的地方,倭列島那邊是沒有多少銅礦,但那邊有全亞洲最大的銀礦和金礦。
別說有產出,哪怕是沒有產出,不用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去霍霍倭列島,智瑤也會樂意,尤其是還能對水軍有鍛煉作用這一點了。 當然,智瑤不可能大舉建設海軍。 以目前的時代而言,建設海軍除了在海外抓野人獲取一些珍貴資源,真就沒有太大的軍事用途了。 另外一點,講實話在封建王朝的時代,諸夏只能專注於陸權,過度重視海權完全就是在自取滅亡。 原因?能對諸夏產生滅國危機的敵人皆是來自北方,他們是匈奴、突厥、契丹、蒙部落、野豬皮、羅剎,海上而來的敵人欺凌是欺凌,可是無法讓諸夏的王朝滅國。 想要陸權和海權兩條腿走路,以為歷史上就沒有聰明人,是嗎?要看諸夏各王朝的財政收入怎麼樣,絕大多數王朝光維持陸權都艱難,哪有餘力去兼顧海權。 圖謀海權這玩意極度燒錢,投入少了沒屁用,投入一多卻沒有收穫,真就不是想能硬撐就能硬撐的。 即便是到了現代,一個陸權與海權平衡兼顧的強國都沒有,可以想像其難度了。 阿美?抬扛是吧,人家首重空軍,再次海軍,陸軍只能排老三。 現在,智瑤就在看傳回的第一手戰報。 關於原國水軍的消息,情報還停留在船隊剛剛進入東來沿海。 司馬穰苴率軍在「穆稜」與文種所部交戰,歷時二十三天以越軍主動撤退而告終。 敗退的越軍到一個叫「鄆」的地方據城而守,司馬穰苴上報說是越王勾踐率軍正在往戰場趕,中途卻突然掉頭奔著「琅琊」去了。 那麼就是說,越王勾踐得知原國出兵東來,沒有第一時間想著要撤回越國本土,更沒有走海上路線倉皇倉皇逃命。 「勾踐本有意遷都『琅琊』,得知『琅琊』正在遭到攻打火急火燎趕去,那邊有什麼讓他重視的東西?」智瑤感到很困惑。 北上的越軍,他們的物資囤積點在「介根」這個地方,絕大多數軍糧與器械都是在這。 越軍之所以選擇「介根」為囤積物資的據點,跟他們入侵東來和杞國的進軍路線有關,再來就是越國有一支海上運輸隊可以將物資運到「介根」附近的海灣。 說起來,吳國開創了從海上登陸攻擊的先河,越國現學現用利用海上運輸線,著實是勝過後面王朝諸多。 近期努力造人的智開帶著黑眼圈坐在不遠處,聽到自家父親的呢喃,猜測道:「越滅莒,攻占宮城繳獲實多,後繼又侵杞,想來珍稀當是存於『琅琊』,越王如何不火速回救。 」這個……,好像很有可能啊!莒國和杞國都是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哪怕兩國再弱,也不是一朝一夕弱下去。 他們持國那麼長久,宮內典藏一定有好東西,現下卻是都成了勾踐的戰利品。 只不過,勾踐好歹是一名雄主,至於為了一批寶貝那樣嗎?智瑤想道:「也許『琅琊』對越國來說,比我想像的更加重要?」原本屬於莒國的「琅琊」被越國奪占之後,越國就一直在大力進行建設,勾踐為了讓群臣明白「琅琊」的重要性,甚至提出了遷都。 智瑤想到了什麼,一臉恍然地說道:「或是藏有寶物,其重在於現為海上樞紐!」怎麼說呢?吳國人和越國人太有冒險精神,有限的條件玩航海不說,明知道風險極大還是想要將大海利用起來,並且也真的在利用。 不認識大海,乃至於連海都沒有見過的人,不會明白「琅琊」對越國的重要性。 那個「琅琊」是越國北上的橋頭堡,也是保證能退到海上的重鎮。 這個就是越王勾踐為什麼要遷都到「琅琊」的原因!現在,原軍與越軍在激戰,可是越國只要保證「琅琊」仍舊掌握在手裡,他們哪怕最後困守「琅琊」一地,還是能用從海上源源不斷獲得補給,事不可為也能利用海航路線撤軍。 換作用心經營的「琅琊」被原軍攻占,哪怕越軍仍舊掌握其它地方,越國前期的投入白費不提,後繼一定是被動挨打的局面。 智瑤現在想起司馬穰苴分兵攻打「琅琊」的事,心裡不免讚嘆司馬穰苴不愧是能蹲武廟的人物。 「是了,還有水軍,只要程朔能把勾踐拖住,等水軍一到,勾踐就要成為瓮中之鱉了!」智瑤霍地站起來走向掛著山川輿圖的位置。 智開跟著走到山川輿圖邊上,掃到巴國就忍不住直皺眉,一旦太子妃懷孕,他就要去巴國了啊!「此一戰,或將為
第520章:琅琊于越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