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417章:接下來做點什麼?
更新:09-21 03:40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在場眾人之中,只要了解國號命名規則的人,他們皆是腦子一陣「嗡嗡」作響。
在他們看來,智氏應該復國為「原」,哪怕是使用楊、霍、溫、共、荀或者齊、衛,其實都比選定唐更加合情合理。
周王室分封時期,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同母弟的唐叔虞得封唐國。這個唐國就是晉國的前身,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
撿起晉國曾經的國號?不是不能那麼干,問題是「故絳」並非智氏的疆域範圍,跟用地理位置取定國號扯不上關係啊。
為什麼說國號哪怕是命名為齊國或衛國都更加合理?原因是舊齊國和舊衛國的地盤都在智氏手中,哪怕姜姓呂氏和姬姓衛氏還有傳承,智氏一樣是能硬搶國號的,一切只因為土地的控制權不屬於姜姓呂氏或姬姓衛氏了。
至於楊、霍、溫、共、荀、譚、遂、宿、郭、等等?這些是先後失去國祚的諸侯國,智氏的勢力範圍包含了那些國家曾經的領土。
怎麼還有一個荀國?這個跟智氏其實沒什麼關係,原國被晉國吞併之後,晉武公滅掉了荀國,將「荀」地賜給了大夫原氏黯,別為荀氏。
另外還有一個「黎」的國號能選,只是腦子沒病,沒有諸夏體系的人會選擇「黎」作為國號。
很久之前,「黎」是黃帝的敵人,後來一支赤狄建立了一個叫「黎」的國家,更後來這個叫「黎」的國家差點把衛國滅了。
當時的衛國可不是後來的衛國。衛國一度十分強大,比當時的晉國強的不是一點半點,沒有等來高光的時刻,遭到了黎國的入侵,以至於衛國被迫從「朝歌」遷都到了「帝丘(濮陽)」。
更後來?不是晉國崛起了嘛!
晉國在晉景公時代將黎國從一個國家打得變成散亂的赤狄部落,隨後又在晉厲公時代才徹底消滅晉國東北部的赤狄各部。
不管怎麼說,智氏選擇唐來作為國號,顯得不合情也不合理,著實是令眾人看不懂,個別人都在暗自偷笑了。
智瑤能怎麼辦?他也很絕望啊!
原國?一聽就是雜牌小國,幾乎跟後世草頭王一般的身價。
其餘的楊、霍、溫、共、荀、譚、遂、宿、郭、等國號?一樣沒有多少人聽過啊!
後世的人,對秦、楚、魏、趙、齊、燕、韓、晉這些名號會比較熟悉,歷朝歷代的單子號王號也是取這些,每一個時代的哪個王號最尊貴則是不固定。
比如,很多朝代是秦王最尊貴,有些朝代則是晉王才是眾王之首,輪到另一個朝代則可能是魏王或楚王的地位更高了。能夠確定的是單字王號肯定比雙字王號更尊貴,同時秦、晉、魏、楚這四個王號一直是最尊貴的那一批。
「這是智瑤……,唐瑤一定要滅掉晉國吧?」楚君章當然記得自己滅掉過一個叫唐的國家,可是很難當一回事。
楚國滅掉的唐國是堯的後代祁姓那個,周王室又分封出一個唐國,也就是一開始其實有兩個唐國並立。
兩個國號一樣的國家並立雖然有些奇怪,問題並不是只有一個孤例。同時存在的還有兩個燕國,一個在東北,一個在中原腹地,史書區分為北燕和南燕。
如果唐國後來沒有改國號為晉國,大概史書也會區分為北唐和南唐。也能是姬唐和祁唐。
現在,智氏立國號為唐,史官或許會用「東唐」或「智唐」來進行記載?再去改一下史書,注釋那個是姬唐,哪一個又是祁唐。
所以根本沒有誰是誰兒子那麼一回事,無非就是國號前面再加上一個前綴罷了。
比如齊國,不是有姜齊和田齊的區分嗎?
至於取國號為「漢」這個選項?智瑤不是沒有想過,問題統治範圍不在漢水周邊,哪怕劉邦一開始也是作為漢中王,國號也是漢中國,後來才改為漢國的。
類似楚君章那麼想的人挺多,他們認定唐國接下來一定會把晉國滅掉。
這樣一想,許多諸侯的心情就放鬆了下來。
目前,智氏與魏氏的戰爭仍在繼續,並且智氏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滅掉仇由、中山、衛國和齊國,再有這一波滅魏,怎麼都需要時間去進行消化,對吧?
接下來的唐國超大概率會是以攻打晉國最終兼併為目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