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305章:名正言順很重要
更新:09-21 03:39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其他小說
晉定公的葬禮辦得很好,一應需要的東西皆無短缺。這一點公室要感謝智氏。
按照其餘卿位家族的意思,他們並不想給晉定公辦風風光光的葬禮。
當然,因為有史官在記錄一言一行的關係,話沒有講得那麼直白,一些陪葬品上面的討論卻顯得比較馬虎。
智瑤才不會在這種事情上留下什麼污點,力主還是按照既定的規格來辦。
要是公族財帛上面有困難?卿位家族可以遞補,或者全部由智氏來出也行。
現在的人相信死亡只是另一個開端,會去到另外一個世界重新生活或是奮鬥,並且還相信活人給予的陪葬品能夠讓死人用得到。這個就是為什麼需要那麼多陪葬品的原因。
晉國這邊還算好了,早早廢除了活人殉葬,會以陶俑或是木俑代替。陪葬品方面,諸侯和大夫都有其規格,有點不同的是晉國的「卿」會有戰車這種陪葬品,其餘列國則是沒有這種待遇。
先是公子鑿即位為君,再有晉定公的喪禮,光是流程就進行了三四個月之久,其中的大部分時間是用於準備各項事宜,以及等候諸侯的使節到來,真正辦事也就那麼兩三天的時間。
一陣忙碌結束,款待列國使節的事情自然也不能落下。
晉國現在已經不是某個卿位家族對應哪一個國家的邦交模式,僅從這點就能證明晉國失去了霸權。
而晉國又沒有「典客」這個官職,只能是「元戎」制定某某誰跟哪個國家的使節接洽,得到任務的人臨時獲得來自國家承認的邦交行使權。
有「典客」的是周王室,主要就是負責進行邦交。
周王室的「典客」卻不會出使各諸侯國,原因是各諸侯國本身就是周王室分封出去的國家,邦交的核心就是國家對國家,能夠跟周天子進行邦交的國家只會是異國,分封國並不能算是周王室的異國。
那就是周天子為什麼總派公卿出使某個諸侯國,不是派出典客進行邦交的原因。
因為智申是「元戎」的關係,智氏自然可以主動挑選想要進行邦交的國家,給選了吳國和齊國。
魏駒毫不遮掩想要接觸楚國的意願,很主動地請求魏氏跟楚國進行邦交。
智申將魯國的邦交權給了鍾氏,隨後又將跟宋國展開邦交的權利接手過來,其餘列國則是再分給魏氏、韓氏、鍾氏和狐氏。
看那模式的瓜分,僅是楚國的邦交權被魏氏拿了去,其餘國家稍微有份量的邦交權被智氏獲得,足夠說明晉國目下的政治格局。
說是政治格局,往更直白說就是誰實力強就誰更占便宜,少不得被魯國使節將情況帶回去之後記載在《春秋》之上成為歷史一個片段,等《春秋》傳於後世再用以證明晉國弱肉強食的不堪一面。
當然了,有智瑤的存在,晉國的《晉乘》肯定會被流傳後世,其餘像是魯國的《春秋》,楚國的《檮杌》,等等列國的史書能不能流傳給後人看到,情況著實有點不太好說。
史書嘛?真到了智瑤兼併諸國,使天下歸於統治之下,有很大概率會封藏,乃至於焚毀。
為什麼要那麼干?肯定是不想流傳於世人,再讓那些列國遺民繼續懷念某個政權啊!
至於說智瑤強迫史官扭曲列國歷史,乃至於像寫小說那般去編造歷史?不要小瞧了當代史官的節操,他們肯定是寧死不從的。
今天,智瑤邀請闞止來到家中作客。
而司馬穰苴根本沒有參加晉定公的喪禮,早早就離開「新田」往東而去,會先去「鄴」攜帶一批軍需物資,再前往「譚」地繼續經略齊國。
智瑤跟闞止的會面,一開始並沒有談什麼公務,聊了一小會的風花雪月,氣氛融洽時闞止才開始正式談事。
「先君之死諸多存疑,或為田氏所弒。田氏掌權亂政,戕害公族,多行不軌,乃是賊子無疑。」闞止說道。
那些話用在晉國的卿位家族身上也能通用,沒有講要給晉國……或者說智氏什麼好處,話講得再好聽又有什麼用處?
闞止又說道:「智氏討伐田氏日久,為何遲遲未有進兵之舉?」
智氏是占齊國不少城邑,其中也有田氏的封地,只是屬于田氏的封地很少,更多的是齊國公族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