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摸魚的日子 第五十章 梳理印刷任務
更新:11-04 17:01 作者:鄭家老二 分類:科幻小說
食堂開工,吳憂負責的員工食堂比玻璃廠的大鍋飯弄的要精緻些,從速從優。早點建成,就能早日給家裡省下一份口糧,一年下來能省下不少。
木料磚石第二天就到了,吳憂還請了一些工匠,幾天的功夫員工食堂建成,比大食堂多了一個工序,從室外變成了室內,砌牆蓋瓦耽誤了些時間。
吳憂也算領悟了鄭雄的意圖,裡面還添置了不少桌椅板凳,鍋碗瓢盆,一眼望去,有了點後世的員工餐廳的味道。
做飯的請了個老師傅,知根知底,人情社會就這樣,一個圈子跳不過去,那就互相幫襯著,蹣跚前行。
兩個幫廚,加一個老師傅,藥局的員工食堂算是搭配起來了。
建成當天,食堂就正式營業,一群人除了留了幾個值守的,都過來排隊等餐了。
一大碗飯,一大勺時鮮,不算好,但是眾人吃的很滿意。
建一個食堂的消耗不算大,給這近千畝的土地打地基,才是一個大工程,鄭雄只能慢慢來。
吃完飯,來到了印刷廠,這段時間以來,應天府的書籍已經刊印完成,多是一些教材和常用的儒家經典,沒什麼難度。太醫院的書籍就精細了點,不光量大,而且裡面還收錄了不少偏方,常用藥方。
僅僅宋朝集惠民藥局之大成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工作量就非常大。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寫,是全世界第一部由官方主持編撰的成藥標準。
中醫方劑學著作,全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是中醫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製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書中許多方劑仍廣泛用於臨床。
還有公認的四大醫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別名《內經》,為中醫四大經典之首,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其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難經》是在《素問》《靈樞》基礎上提出八十一個問題進行重點討論,然後歸納成書。《難經》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是一部論述外感病與內科雜病為主要內容的醫學典籍,作者是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是集秦漢以來醫藥理論之大成,並廣泛應用於醫療實踐的專書,是我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古典醫著之一,也是我國第一部臨床治療學方面的巨著。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託名「神農」所作,實成書於漢代,是已知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相傳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藥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光是四大醫書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就得花費印刷廠不小的精力,更別提從蒙元那裡得到的大量累計下來的醫學典籍。
如果不是有大量的活字在手,鄭雄也不敢接手這事,現在接手了,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也完成不了。
找來了當初那個威望較高的老者,問了下姓名,安排了一個印刷廠廠長的職務,便簡單詢問了下情況。
「這裡的活字夠不夠用,印刷方面有沒有什麼困難。」
剛被任命的廠長林十正暈乎乎的,聽見鄭雄的問話,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回道。
「回大人,活字是越來越多,沒消耗多少,應天府的量大,都是大量印製,所以速度很快。太醫院的都是少量印製,排版的師傅,排不過來,所以沒什麼效率,要是多找一些排版的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