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漢獻帝 第六十四章 準備
西域三十六國,說是國,其實也就是商路附近的一個個城邦,人口有多有少,既有像樓蘭那樣人口一兩萬的「大國」,也有像小宛那樣人口千把的「小國」。劉協想要征討西域,一是打通大漢與中亞甚至更遠的商路,二就是垂涎西域各地的豐富礦藏。
西域人口不少,但那是加到一起的總和,而劉協打的主意說簡單點就是各個擊破。趁著西域三十六國各國不抱團的時候,將其逐一消滅。西域三十六國的位置,其實多是在後世的新疆,而所謂的西域三十六國,也不單單是指西域只有三十六國,這三十六隻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實際上在劉協所身處的這個時代,此時的西域已經分裂成了五十多個國家。
說是國,其實並不大,有些國要是放到大漢內地,甚至還沒個村子的人多。之前由於涼州羌人作亂,阻斷了大漢與西域的聯繫,而如今,劉協有意重開西域,恢復絲綢之路。不過這次與之前可不同,漢軍不是帶著美酒與絲綢,而是帶著戰爭與殺戮。順者昌!逆者亡!無論是誰,都必須匍匐在漢軍的鐵蹄面前。
賈詡不負眾望的為劉協帶回了好消息,韓遂、馬騰接受了朝廷的「詔安」,不管這二人是否真心臣服於朝廷,至少短時間內,朝廷向西的通道算是通暢了。尤其是這二人與羌人的關係不錯,由他二人出面,漢軍在征討西域時也不必太過擔心後院起火。
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尤其是在得知韓遂、馬騰不願接受朝廷的整編,死死抓住手中兵權不放以後,劉協當即下令張遼、徐晃分兵率兵進駐酒泉、張掖二郡,趁韓、馬二人尚未反應過來之際搶先將這二郡控制在手中。
既然準備經營西域,張掖、酒泉就是朝廷通往西域的橋頭堡,而為了防備韓遂、馬騰突然翻臉,對這兩郡的防務,劉協同樣也是極為重視。除了軍事上的支持,從民生上瓦解羌人與韓、馬二人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沿途有官軍護送,逐利的商人自然也開始蜂擁西北,而朝廷在處理漢人與羌人的糾紛時也不偏不倚,不論你是哪一族,只要犯了漢律,一視同仁。民族政策在劉協這裡行不通,既然想要同化對方,那首先就應該那對方當自己人看,立功有賞,犯錯受罰,豈可因種族不同而區別對待。
羌人對漢人官府的這個態度並不反對,尤其是在漢商由於以次充好與羌人發生糾紛以後,漢人官員並未偏袒漢人,而是本著事實公正裁斷以後,羌人也開始願意接受漢人官府的管轄。
不管是什麼種群,都有希望過上好日子的願望。打打殺殺終非長久之計,也只有極少數的人卻甘願做賊。而對於這些死不悔改的人,大漢的官軍會去找他們「談心」的。朝廷說是要征討西域,但卻遲遲沒有行動,反倒是對新到手的張掖、酒泉用心經營。
馬騰還算好,做著他的武威太守,安分守己,可韓遂就有些坐立不安了。他一直想要做涼州牧的,只是朝廷不給,鐵哥們馬騰在這件事上又不支持自己,僅憑他一己之力,著實鬥不過如今已經漸有起色的官軍。可他想要暗中使壞,那些原本跟他關係不錯的羌人又因為朝廷給出的利益而不願為他賣命。
韓遂能給羌人的,無非就是一些錢糧,可朝廷給出的卻是一個穩定的將來,孰輕孰重,羌人還是分得清的。韓遂對此感到心急,但一時間又無可奈何。只能看著一支支漢軍護送著商隊通過金城前往張掖、酒泉。
其實韓遂在這段時間裡也有不少收穫,每次商隊路過所繳納的稅都進了韓遂的腰包。只是老話說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對想要獨霸涼州的韓遂來講,賺多少錢都沒有涼州牧這個位置重要。
有心想要找茬跟朝廷翻臉,但先機以失,這時候翻臉就是自尋死路。韓遂只能憋著,直到憋出病來。
得知結拜弟兄生了病,馬騰自然要表示一下關心,派自己的侄兒馬岱帶著禮物來到金城,探望韓遂。見到了馬岱,韓遂有些失望,本來還希望藉此機會跟馬騰商量商量,勸他跟自己一塊干件大事,沒想到馬騰沒來,只是派了一個侄兒來。這種大事,又如何能和這種不能拿主意的小子說。
「伯瞻,你叔父可讓你帶來什麼口信?」韓遂隨口問道。
「呃是有一句口信是我叔父托我帶給韓叔父的。」馬岱聞言猶豫了一下,低聲答道。
「哦,壽成說了什麼?」
「呃」
韓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