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集體戶 第160章 酒廠影院雙開業
更新:12-17 23:20 作者:司徒文曲 分類:其他小說
柳維嘉收完麥子就去收春蔥了,春蔥就是春耕時播下蔥籽長出來的蔥,這種蔥須移栽才能長大。
收春蔥也叫起春蔥,不能用犁杖,得用四齒鐵叉去挖,並且要連須子一起挖出來。半垧地的春蔥約有5萬棵,因為是撒籽種的,象麥子和穀子那麼密。
其他生產隊沒有柳維嘉這樣精細的計劃,都沒有種春蔥,而伏前正是移種春蔥的最佳季節,柳維嘉是為了種蘿蔔才種春蔥的,7月13日是初伏第一天,她必須把蔥地倒出來。
半垧地的春蔥需要一垧地去移栽,柳維嘉把它分給了社員和四隊戶家裡去栽,一家分上一兩千棵,挑壯的栽在房前屋後的的邊角旯旮就能收秋蔥,既能掐蔥葉吃,又能收大蔥冬藏,太細的就炒個雞蛋、蘸個醬吃了。
蔥是常菜,一年四季離不開,當然是多多益善了。四隊戶分了5000多棵蔥,需要3分地才能栽下,藍衛國挑出了一半現吃,吃不了的用鹽醃了做鹹菜,把另一半種到了五隊戶,因為園田地也種了小蔥,也需要移栽,實在沒有地了,而二隊戶也在他指導下種了不少,還支援三隊戶呢。
柳維嘉起了蔥後便整地,要種蘿蔔了,她給半垧地拉了20車土肥、下了兩袋銷氨、兩袋氫氨、兩袋鉀肥,比一垧地投的肥還多,要收穫2萬5000斤蘿蔔,比去年的6畝地還多收1萬斤。她要賣給飼養場,那也會有200元的收入,夠種子化肥的投入了,她精算到了每一塊地和每一種作物。
拔麥子就是夏鋤的結束,稱為掛鋤,即把鋤頭掛回橫杆上了,又將進入最休閒的季節了。
初伏這一天,是馮泉生做完第15池子蒸料的一天,他是6月28蒸的第一池子料,他本想在房子建成後,設備安裝前就蒸料,怎奈那水泥池子需要7天的養生期,這才在安裝設備之後蒸的料。
他看到新建的廠房比他學徒的車間還要整潔,破除了小作坊三伏天和三九天不釀酒的戒律,要象大酒廠一樣365天出酒。
這15天裡,他白天蹲在磨米廠收麥殼子,讓張彪、韓春生、羅響、林樹森出去收高糧,晚上和他們拌料、蒸料,幹得十分來勁。
那麥殼子每天只夠一池子拌料用的,因為社員家吃白面的不多。收高粱的效果還不錯,在一、六、七、八隊收了一萬斤,在三個窩堡收了兩萬斤,夠用40天的了。他準備7月14日開爐,試一下燒一爐酒能用多少煤、多少電、多少水。
與此同時,紅梅的電影院也籌備完了。在馬春昌和雲鵬的推薦下,她招聘了楊永忱,這一招聘起到了她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馬春昌給她派了4個婦女清掃座位和舞台;
二是曲鳳蘭說通校長,7月15日白天學生放暑假前包場看電影;
三是曲萬欣也定了7月16日學生包場看電影;
四是楊永忱給大門和前廳寫了牌子和標語,還求十家子大隊的木匠做了兩塊一整張膠合板的畫板;
五是十家子大隊的基幹民兵將為禮堂做保衛。
紅梅說通了趙樂,把放映隊搬進了禮堂。因為放映室離銀幕太遠,還需用兩部固定式放映機放映,用的是64毫米的拷貝,他的放映機屬於便攜式,拷貝是32毫米的膠片,放映距離是15米,只能在中間的橫向過道搭了放映台。
趙樂的媳婦也過來了,當了業餘售票員。因為她和趙樂定的是四六分成,那媳婦藏了心眼,既怕紅梅報虛數,又怕她勾引自己丈夫,她這麼做,紅梅倒是求之不得的。
金波為紅梅調了三部片子:
一部是國產電影新片《烽火少年》,是戰鬥片,講述少年小松中了日本鬼子的槍彈,被八路軍救了後當上了小八路的故事,類似《小兵張嘎》,是彩色片,很適宜學生觀看;
男外兩部譯製片是在於家窩堡放映過的《佐羅》和《老槍》;
那個《烽火少年》是後加的,三部影片都帶了加演片,都是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場錄製的《新聞簡報》。
7月12號,紅梅回到了於家窩堡,一是請雲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