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集體戶 第784章 艾華海城有收穫
更新:12-17 23:31 作者:司徒文曲 分類:其他小說
于波批評黎民違反了四隊戶的規定——回城必須到她這報到。
黎民直喊冤枉,因為他當兵走時,于波還沒回城當戶長,這個規定他壓根就不知道。
艾華見狀充當好人為黎民說了好話,然後把他和于波都定為了貿易貨棧聘請的顧問,享受任民的待遇,由她付報酬。
黎民見到那輛皇冠轎車便眼饞了,但是那是右舵輪的,他沒開過。艾華說:「我本來是想回家過年的,既然有這麼大的貿易要做,我就不回去了,等我換一輛大車來,拉你們去海城。」
她用包子鋪的電話跟王震通話說:「想不想開皇冠轎子?要想開,你就開著藍箭來英城,咱倆換車開。」
王震對艾華的新轎車早就垂涎三尺了,馬上開車向英城奔來了。
黎民看到了兩輛高級車,對艾華的實力刮目相看了。心說,黎花讓我找她,我還沒往心裡去,看來,我當兵這四年,形勢變化太大了,什麼也別說了,我落伍了。
艾華讓黎民坐在副駕駛位上,把于波也安排在了前排座,張晶、倪紅、雲鵲坐在了後排座,先開車返回了倉庫,把十幾匹布料放到了尾部。又開車去中仙閣,把張晶她們製作的西服樣品和設計圖及從深圳帶回的西服樣品都裝上了車,便向海城進發了。
英城離海城有400公里,一路上,黎民了解了艾華經營的全鏈條,心中激盪不已,又聽于波講了四隊戶所有戶員的行蹤,下決心不等分配工作,也不接父親班了。
海城縣城設在牛莊鎮,離營口縣縣城大石橋鎮只有20公里。奇怪的是海城縣歸鞍山地區管,營口縣歸營囗地區管,瀋大鐵路在牛莊和大石橋中間有一個岔路口,叫西柳鎮,去往YK市的那條鐵路就從這裡岔出。這個小站不停客車,貨車則到這裡必停,因為這是營口港貨物進出的編組站。
改革開放以來,這個西柳鎮借營口港海運的光,來了幾個從浙江海鹽縣來的皮革經銷商,在這裡收皮貨走水路往回運。
海鹽縣是全國有名的皮革加工廠,經銷商們不僅收皮子,還熟皮子,制箱包。僅兩三年就使西柳鎮成了東北皮革的集散地,期間,海鹽又來了一些工匠,在農民家建起了多個皮革服裝加作坊。
浙江地少人多,來這裡搞經銷和加工的都是剩餘勞勁力。那裡離上海近,商業信息傳導得快,許多社員都有家庭手工作坊,來的都是個體戶。東北和內蒙接壤,畜牧業比南方興旺,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海城人跑起了赤峰,做起了皮貨生意。
皮貨一多,海鹽人便越來越多了,帶動了西柳的皮貨加工業。開始熟皮子,繼而做箱包,轉而做皮鞋,現在又升級做皮服了。那些皮服有牛皮的、羊皮的,顏色不僅有傳統的黑色、白色、皮本色,還有紅色、綠色、咖啡色,琳朗滿目。樣式有皮大衣、皮夾克、皮坎肩,加上鍍鎳的拉鏈和鈕扣以及小飾品,十分奪人眼目。價格也便宜,都是批發價,20件起的一件皮大衣80元錢,一件皮夾克60元,一件皮坎肩40元。
艾華對這一價格感到吃驚,一件牛皮大衣得用兩張牛皮,她知道熟好的兩張牛皮就得60元錢,加上印色、加工一件也就掙20元錢。她以批發100件的數額震住了經銷商,讓她帶人進加工廠走了一圈。
她發現,海鹽來的工匠們手藝了不得,一張牛皮能剝離出兩張皮料來,剝離面朝外,毛孔細膩,裡面還能讓你看出純皮的品質。那大衣既輕又軟,比本地做的好多了。
她還發現,儘管天天往港口運皮子,那皮子仍堆積了不少。一問才知道,皮衣需要用布作襯裡子,他們是家庭作坊,得不到布匹供應,靠高價買布票維繫生產。
艾華心中有數了,決定在海城紮營了,借過年之際會會這裡最大的老闆。黎民出了一招,帶眾人進了軍營。海城有一個炮團,和縣裡是雙擁對子,他想搬出團長幫他找海鹽的老闆。
五個貌靈如花的女生,加一輛藍箭大吉普,再加上艾華出手闊綽,買了2000元的年貨。年貨很特別,不是吃的、喝的,而是爆竹和焰火及賀年片。這是黎民出的招,他在四隊戶時記住了賀年片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