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集體戶 第758章 苞米成熟稻花香
更新:12-17 23:30 作者:司徒文曲 分類:其他小說
崖州北緯18度的作物生長期比博鰲北緯21度的作物生長期要早上15天左右,雲鷹和柳青之去年是在穀雨收的苞米,那都晚收了5天左右,今年的苞米在3月末就成熟了,柳維嘉也拖延了5天,當苞米籽粒撮下來都嘩嘩作響了,便請鄉親們來收割了。
說是請,是因為要雇她們,她們說是羞辱她們,柳維嘉便改成了請。既然是請,就要準備飯菜。300多名婦女收30萬株玉米,一人1000株,她們先掰棒子用背簍背回圩場,然後撮粒子,用了兩天,便把苞米都撮完了,裝了800多化肥袋子,有6萬6000斤,超出了5萬斤。因為有1/4是父本不結棒,實際收了22萬棒,一棒收3兩,對父母代原種來說,可算是豐收了。
那些婦女收秸杆也是往回背,一背200多株,有80多斤,她們卻能一天往返4趟,走上40里路背回家中。她們沒燒過高秸杆,見這秸稈粗,火頭旺,便把其剁成兩段堆了起來,等雨天再用。
300多人吃了三天飯,柳維嘉花了1000多元,不比雇她們省多少,但是,友情卻加深了。
柳維嘉之所以提前收割,一方面要多留時間往家發送,一方面要在颱風到來之前快種上第二茬,反正她有水泵不缺水。
此時稻子已過了開花季節,稻穗已經長成,再有20天也會收割了。婦女們看著那密密的稻秸說:「先別說能打多少稻穀了,看這稻秸就不愁燒的了。」
柳維嘉心裡有數,從分櫱數看,這茬稻子畝產能達到500斤左右,因為她在分櫱和揚花時又撒了兩次氫氨,單季投肥量達到了每垧160斤,三季等於480斤。她讓雲鷹翻了地,放了水,去漚茬須,自己和羅響開始運種子了。
柳維嘉和羅響找到育種站站長,站長帶她倆去了南海艦隊軍港,找到了補給艦碼頭的協理員,說了運33噸玉米種子到廣州南沙碼頭的事。
那名協理員很熱情地說:「沒問題,補給艦半個月回來,回來就去南沙碼頭接軍列,你們把種子拉過來吧!需要我們軍車支援嗎?」
柳維嘉看出來了,育種站和補給艦的雙擁關係不一般。但是,15天以後是4月30日了,鐵路運輸還需10天左右,離小滿只有10時間了,恐怕不趕趟了。她沒有說出來,心說,回去再想辦法,實在不行,再用這個渠道,便深深感謝了協理員,和羅響回到了港門大隊。
回到大隊,柳維嘉就去找漁民了。港門大隊有60多條漁船,都是20噸左右的機帆船。這個季節正是漁業生產的旺季,那些船出一次海要10天左右,是批次出去的,以保證每天都有船回來卸海鮮,使崖州鎮的水產市場供應不斷捻。
大隊書記看到了柳維嘉她們對農業的投入,也看到了一季稻的長勢喜人,還看到了她們和當地婦女們處得十分融洽,聽了柳維嘉的訴求後,馬上找來了兩艘靠岸漁船的船老大。
一個船老大說:「去廣州有兩條水路可走,一條是去徐聞,172海里,漁船的速度是每小時10海里,一天一宿能到;一條是去廣州南沙碼頭,走弓弦是400海里,得3天能到;但是走弓弦不好走,遇到風浪容易偏離航向,那就不是三天的事兒了。」
另一個船老大說:「咱們可以走弓背,先奔徐聞,然後奔廣州,這樣都在岸邊走,就是遠了100海里,但是安全,有4天也就到了。」
羅響好奇地問:「軍艦去廣州怎麼走?需要多長時間?」
一個船老大說:「當然走弓背啦,人家那船是上千噸的,一小時能走20海里,一天一宿就到了。」
柳維嘉心說,5天到廣州也比等15天強,便說:「我們租你倆的船,走徐聞看看鐵路運輸如何,不行再去廣州,你們要多少錢?」
一個船老大說:「要說雇那可多了,我們出一趟海咋的也得打15噸海鮮回來,3萬斤海鮮最少也能賣1萬5000元,兩條船得3萬。」
另一個船老大說:「我們聽撈婆(妻子)說:」你們為我們種田花了不少錢,我們幫你們是應該的,去時拉苞米,回來網魚,不耽誤賺錢的,你給我們買一噸柴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