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1年衛校開始 第400章 儀器醫生誰重要
手術正式開始了
名義上陳棋和橋本健是共同手術人,但事實上陳棋是主刀,橋本健是一助的角色,二助則是華國的葛明華教授擔任。
可憐的葛教授在國內稱王稱霸,但在陳棋面前一直是助手的角色。
當然他也想得通,反正有利益拿就行,要麼有勞務費拿,要麼可以蹭個論文第三作者,何樂而不為?
杜威教授則親自進入了手術間,旁觀這台「管狀鼻整形再造術+唇齶裂修補術」。
他是icpf學會會長,這次也是代表國際學會前來,說是參觀,其實也有一種監督的意思。
畢竟學術造假,那可不是某國的專利,事實上國外同樣非常盛行,區別就在於你會不會被發現。
比如運動員的興奮劑問題,其實霉國的情況更嚴重。
那為什麼霉國佬這種興奮劑事件曝光得就少?是因為他們素質高?還是競技水平真的可以碾壓對手不用興奮劑?
其實很簡單,那是因為人家的「科技與狠活」太厲害了。
人家發明的都是最先進的興奮劑,而這些興奮劑是無法用現有的檢測手段檢查出來的,所以看起來霉國的運動員似乎很誠信一樣。
當然大家也不得不承認,人家的「科技與狠活」就是高明,也僅僅局限於某些特定人群。
不像某國,「科技與狠活」都聰明到了老百姓的食物上去了。
手術室外,通過閉路電視,中曰兩國官員,相關學科的專家教授們全都都就座了,準備全程收看現場直播。
越中四院目前的手術室以及附屬設備,那都是國內最先進的,閉路電視必須得有,這可是教學手術必不可少的東西。
吉屋雄太一個人坐在最前面,恨不得將臉都貼到電視屏幕上去,雙手合十,一直在祈求菩薩的保佑。
這次橋本健教授的團隊很給力,不但來了不少專業人才,連最先進的「都卜勒血流儀」都帶來了,這是陳棋特別點名要的。
沒辦法,國內拿不出這麼先進的設備,曰本有。
陳棋這次的手術,拋棄了傳統的手術切除,首創性的準備根據眼動脈、瞼內側動脈、面動脈、內眥動脈有恆定吻合的解剖學特點,以內眥動脈為主要供血源的帶蒂轉移方法。
這種手術方式非常依賴於都卜勒血流儀。
術前需要先用都卜勒血流儀測定面動脈之內眥動脈走行,再用龍膽紫畫出,最後用碘酒固定血管走行畫線。
這樣血管就顯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手術難度直線下降,再也不用陳棋「盲操」了。
盲操的技術要求太高,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運氣成份,不是人人都像陳棋這樣擁有金手指的。
一頂新術式能推廣開去,必須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以及操作簡單的手術方法,這樣才能讓更多臨床醫生掌握,從而惠及更多病人。
現在醫學,到底是人重要,還是機器重要,這個問題一直有爭論。
其實讓陳棋來回答,他就一句話:這都是外行人在爭論,不懂裝懂。
如果讓專業醫生來回答,答應只有一個,那就是都重要,人和機器缺一不可。
現代醫院,尤其是外科手術講究的是一個對病變部位精確定位,再定點清除,這樣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解決病痛。
如果沒有機器的幫助,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你肚子痛,急腹症。
沒有機器檢查怎麼辦?
像陳棋以前在黃壇衛生院時候那樣,動不動就是來個巨大切口,全腹探查,殺雞用牛刀。
但如果當時衛生院有ct、彩超、mr、血管造影等等檢查設備,那麼病變部位在哪裡就會清清楚楚,手術就可以有的放矢,以最小的切口,做到精確的治療。
這就是機器的優勢,再配合一位頂級醫生,那簡直就是好馬配好鞍,劍客有寶劍,如魚得水。
陳棋一邊畫線,一邊不停用英語介紹著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包括他現在正在畫線是哪條動脈,過會兒需要怎麼樣吻合。
專家和學生們一樣,都是紛紛點頭,然後腦子飛速運轉,緊跟陳棋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