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第八百六十三章毫無選擇(二合一)
盧象升絕不允許有人來破壞圍剿這波賊寇的大局。
賀今朝那股子偏師作為牽制,也不行。
高闖賊等人火燒了鳳陽皇陵,一下子就把大明的臉面踩在地上,這讓人如何能遭受的住?
盧象升已經向朝廷上奏了平寇十要,又上奏了三大機宜。
崇禎對於更加年輕的盧象升越發的重視,所以全都採納。
盧象升正想著大幹一場呢!
再加上鳳陽主官隱瞞消息,導致洪承疇剛到河南就出了如此大事,讓他臉上無光。
所以他也在憋著一口氣,對付湖廣等地的流寇。
兩人都有著相同的目標,皇帝給他們下了六個月,四個月的時間用來趕路,調集兵馬,整訓隊伍。
如今在期限到達之前,無論如何他們都得揮軍上陣,孤注一擲的打一場去。
要不然陛下那裡不好交代。
他們兩個都以能征善戰著稱,而且崇禎對他們二人都寄予了重望,要他們南北夾擊,以求一舉蕩平中原亂象。
洪與盧二人都深知自己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全都不敢貿然立下軍令狀,以免到了自己不可挽回的地步。
他們二人皆是審時度勢,非常的謹慎和冷靜。
像這種事,是急不得的。
洪承疇連殺帶俘虜的,靠著鐵血手腕平定了秦地諸賊的經驗,告訴他,剿滅賊寇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行的。
目前的形勢對於大明而言,不容樂觀。
兵部尚書張鳳翼屢次遭遇彈劾,又趕上這種事,依舊沒有被崇禎裁撤。
他對於圍剿賊寇的方案,雖然非常支持,但內心極為憂心忡忡,且悲觀的狠。
賊寇盡出關則洪承疇合剿於河南,盧象升合剿於湖廣。
雖然盧象升估計賊寇有二百多萬人,但壯勞力為兵者不過三四十萬人。
他們四處出擊,大明零星四應。
敵方所至因糧於我,人馬皆宿飽。
我方所至柴少無糧,百姓動輒呼喊,不得休息。
敵方馬多行疾,一二日數百里可至。
我方步多行緩,三日都到不了。
眾寡饑飽勞逸之勢相差如此玄乎,敵人何時可以平叛?
崇禎也知道自己下的六個月期限有些難以達到,但現在架在這裡,只能督促他們打出一些戰果來。
在中原戰場上形成一個有效的包圍圈。
縱然官軍是敵眾我寡,他們也要包圍敵人!
一向以狠辣足智多謀的洪承疇,其實也變得猶豫起來。
他上書向皇帝大談剿殺追逐的難度,已經是今非昔比。
這些賊寇被殺的越來越精!
因為不精的早就成為了官軍的刀下亡魂。
剿殺特別難了,先前敵軍只曉得逃避,如今他們膽敢擺陣對敵,甚至左右埋伏,更次疊進。
第二便是追逐也難了,流寇人人有精騎,甚至還有跨雙馬的,官軍只有馬三步七。
第三便是時日之難,流寇進入山谷可以據險負隅頑抗,官兵相持一日則坐弊一日。
第四便是兵力之難,流寇有數十萬之眾,剿匪官軍合計起來才四萬有餘。
眾寡不敵日甚一日。
洪承疇為自己辯解的奏疏里也透露出一件事,流寇越打越多,官軍越打越少。
一向善於騎***通韜略的盧象升接到新任命的時候,除了對崇禎五體投地的感恩戴德,便是五內惶恐的忐忑不安。
因為他與洪承疇的判斷基本一致,現在群賊猖狂,不但非數年前可比,就是與去冬今春相比,差距何止一倍?
他們分股狂奔,大的二三萬打不住,小的也有萬餘。
河南、湖廣等地數十股,山西唯有一股,目前還沒有動彈,據說有十萬人馬。
盧象升深感自己難以當此重任,極力推辭,說自己與洪承疇相比,見識不如他的一半,才力不如他的十之四,精神不如他的十之一,希望崇禎另選賢能。
但崇禎鑑於人才難得,好不容易遇到兩個,必須要往死里用。
他不但不同意盧象升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