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兵到帝王 122 進攻史國府
更新:05-18 10:01 作者:吐槽是福 分類:網游小說
拉攏平民天才的手段太多了,常用且牢固的就有師生關係以及聯姻。筆神閣 bishenge.com
在古代,貧寒出身的子弟考取功名後,迎娶一個大家閨秀真是太正常不過了!
結果,本來平民天才就不多,一冒頭就被拉攏過去,知識分子的階級就此牢牢掌控在士紳階級手中!
理所當然的,在安國府中,大多數文官都是漢人士紳家庭中走出來的,剩下的也跟地方漢人士紳階級有著各種各樣親密利益關係。
只有武官層面被漢人士紳階級滲透的不嚴重,原因很簡單,士紳家庭的子弟一個個錦衣玉食的,腦子犯抽了才加入唐軍上戰場!
這可不是和平年代,而是戰亂頻繁,人命不如狗的時代!
就算士紳階級的子弟習武,往往也會擔任家丁護衛的領頭人,而不是加入軍隊上戰場跟綠皮拼命……
士紳階級頂多花費大價錢收買軍隊中的主官,就好比當初公孫康安收買薛明智,尹立人收買龍立果一樣。
至於中低層武官,在士紳階級眼裡連收買的價值都沒有,他們的陣亡率太高了!
而且還沒有多大權利……
畢竟,士紳家庭里的家丁護衛比縣兵和官差還要能打!
只可惜,陶安邦低估了安國府士紳階級自保至上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高象縣的士紳階級現在活得都好好的,他們在官府的權勢雖然被剝奪了,但根本的田產一樣沒少,連稅賦的優惠待遇都沒有被李察取締!
李察仍然按照以往人頭稅的方式收取田賦!
在這種情況下,士紳階級拼死抵抗的決心自然不大,即便有幾個地主家庭看李察不爽,得益於李察連戰連捷的大勢,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賭注。
他們跟陶安邦不同,陶安邦投降了就不再是節度使了,哪怕李察再大度也不可能讓陶安邦保留原本的職務,他手下的兵將被拆分吸收混編也是必然的事情,陶安邦最好的下場也就是被安置一個顯赫卻沒有實權的位置,被當作投降受到優待的榜樣供起來……
與現在的公孫康安和尹立人差不多的性質。
所以,陶安邦自然是不甘心投降,但這幫地主士紳失去的頂多是官府的門路,他們本身權位也不高,損失不大,憑什麼要陪著陶安邦一起玩命?
結果不言而喻,這場探討結束後,陶安邦非常不滿意!
他也沒有好辦法,要是讓他現在進攻高象縣,攻下來沒問題,但到時候就是跟李察徹底撕破臉,沒有轉圈的餘地,連投降的後路都沒有……
至於擴兵備戰,陶安邦是一點信心都沒有,之前面對史國府主力他都要不計前嫌的拉上李察叛軍才有保命的希望,現如今他還能拉上哪個盟友?
康國府麼?
康國府的主力早就加入安西四鎮的戰爭了!
陶安邦在焦頭爛額的自救時,一路搜刮強拉壯丁的李察已經來到了史國府府城下。
這時候,李察麾下不光有3000多百分百披甲的明軍營和3000系統本部兵力。
還有大好幾千的色目人炮灰!
這些色目人炮灰連有過戰鬥經驗的色目人僕從軍都不如,不過李察將俘虜的色目人僕從軍跟這些色目人炮灰混編起來,以『老兵』帶農夫的方式,一對一拉出來了超過一萬五千大軍!
如此規模的大軍,立刻將繳獲了豐厚糧草的李察吃成了窮光蛋……
現在李察算是明白為何安西都護府的各個節度使大戰,一般不願意拉出過多色目人炮灰的原因了,人數一上來,糧食消耗太恐怖了!
不過人多也有好處,李察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打造出來足夠的攻城雲梯。
隨後,李察向史國府派去了勸降使者。
李察給出的條件很簡單,只要投降,他可以保證昭武世家不用死一個人,而且可以保留一部分不動產和全部的浮財。
當然,李察只給出了財產和生命上的保證,至於昭武世家在官府和軍隊中培養的勢力,自然是會被全部取締!
昭武世家現在已經打敗了仗,能有這個下場已經不錯了,如若昭武世家背後沒有吐番王國的支持,或許真的會同意李察的勸降協議!
在李察大軍抵達史國府府城,派出勸降使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