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兵到帝王 218 挑最強的那個正面剛
更新:07-02 09:56 作者:吐槽是福 分類:網游小說
百萬綠皮南下,導致安祿山調集主力回防,使得大唐覆滅的危機瓦解,南部自立的節度使們的生存壓力自然也不復存在。
由於這個時代的交通運輸不變,消息傳遞滯後,再加上南方與西域地區過長的距離,李察並沒有收到來自南面的變故,大明對東亞南部地區的消息滯後了數個月!
在安祿山回防後,南部自立的節度使們紛紛開啟了逐鹿中原的架勢。
沒有了生存危機,大唐威望盡失,自立的節度使們瞬間化身為一個個軍閥。
弱小的節度使們為了生存,大部分選擇向強大的大軍閥依附和投靠。
而軍閥們為了擴張勢力,也是來者不懼,很快形成了數個畸形的王朝。
大唐南方接二連三的出現蜀國,吳國,閩國,楚國,漢國,周國,晉國等等十幾個國家。
而這些國家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吞併征伐戰爭,導致大唐南方戰亂頻繁,民不聊生!
反觀大唐皇室,因為力量不足,還要防備安祿山的大燕反撲,根本無力插手南方的亂局,安心在控制區里種田恢復生產,默默積攢實力,準備應對安祿山的下一波撲擊。
不錯,在大唐皇室眼裡,強大無比,占據了大唐本土三分之一地盤的安祿山根本不會被綠皮消滅,雖然百萬綠皮南下說明綠皮中出現了一個強大的首領人物。
但再強大的綠皮領袖仍然是綠皮,在慣性思維下,人類不覺得綠皮有戰勝人類國度的可能性。
這是曾經大唐用無數戰例證實過的。
所以,大唐的國策仍然停留在如何應對安祿山的進攻,而不是去南方清理十幾個合併自立,互相征伐的小國,以及反攻安祿山的大燕!
畢竟安祿山對大唐也不是沒有任何防備,最精銳能打的安祿山軍隊是調走了,但仍然有一批安祿山麾下的二線部隊依託各個城池建立了一條防線,防備大唐反撲。
東亞大陸因為大唐衰敗,還有一些地區異族出現了自立建國的現象,而且是平穩過渡!
大唐跟安祿山對抗的時候,將新羅半島的駐軍撤離,結果新羅地區的地方豪族看到大唐的衰敗後,不出意外的獨立建立了新羅王國,並且還開始對外征伐!
由於唐軍全部撤出了新羅半島,所以新生的新羅王國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統一了整個新羅半島所有的地方氏族和豪門,並與安祿山的大燕接壤。
不過擴張起來十分積極的新羅王國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欺軟怕硬,碰到將大唐摁在地上揍得安祿山燕國後,立馬俯首稱臣,向安祿山進貢了一批新羅王國的特產和美女,只為求的安祿山不要將兵鋒對準新羅半島!
對於窮苦和大多數地方沒有開化的新羅半島,安祿山自然是興趣缺乏,很痛快的接受了新羅王國的稱臣納貢。
除此之外,與大唐隔海相望的大和人,得知大唐撤軍衰敗後,也紛紛自立,大和列島出現了一對小國,開啟了大和的戰國模式……
大唐連新羅半島都顧及不到,更何況是隔海相望的大和列島?
其中大和列島中不少國家,就是原本的大唐駐軍統帥建立的!
總之,大唐曾經統治的地區,全部陷入了戰亂之中,相對而言,被大唐掌握在手裡的中原地區,還屬於和平的……
至少沒有互相傾軋征伐的軍閥武裝勢力!
當然,安祿山統治下的燕國也十分和諧,此時安祿山的燕國儼然成為東亞最大的一股勢力,沒有之一!
因為安祿山占據了大唐的北方人口稠密的地區,還統合了大量遊牧民族,即不缺騎兵也不缺少重步兵,要啥有啥,而且北人向來陸戰彪悍,軍隊戰鬥力相當強力。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李察帶著十萬大軍和自己的道兵,以及所有的西域軍團出征。
而西域地區則交給內閣忠心耿耿的五位大臣掌管,以及地方守備軍團戍邊。
這正是李察之前給與內閣五位大臣龐大權利的原因,在有了行政中心的五位系統內閣大臣後,李察在不在西域,中央政府都可以全力運轉,李察的作用更多體現在個人威望上。
而西域地區的地方士紳階級被全面打壓削弱後,已經無法影響到得到軍功田養起來的地方守備軍團,民間沒有了私人武裝力量,西域地區自然也就變得十分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