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醫院回80年 第378章 活該之江人發財
越州人民醫院因為腦囊蟲病一戰成名,一下子在省內風頭無量。
這就跟許龍豐為什麼非要高價引進666胃泰的道理一樣,他的藥房有了別人沒有的拳頭產品,那麼藥房的無形資產就增長了。
不但拳頭產品賣得好,連帶著其他藥品銷量也是直線上升。
因為好多人既然來都來了,買了666胃泰,總還是要買些其他藥物,總歸是跑了一趟。
現在越州人民醫院的情況也是如此。
當初醫院申請幾十萬美元去購買一台ct機時,其實反對阻力是很大的,很多人地區幹部是不理解,這麼多錢你買工廠機器多好?
主要還是因為政府手上也沒錢呀,尤其是外匯,這時候國家的外匯儲備雖然不是負數了,但仍然少得可憐,大家是希望把錢花得更有需要的地方上去。
也是李兵權力排眾議,堅定支持了越州人民醫院的申請,甚至自己親自跑到省里去說明情況。
可能幾十年後的幹部無法想像,幾十萬美元還要廳級幹部親自去省里請求支援,但這就是80年代初的常態,方方面面都缺錢啊。
顧院長的壓力同樣很大。
首先就是地區李書記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越州新人民醫院能建設成為省內一流醫院,為越州老百姓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其次就是職工們的期望。
四院時那兩室一廳,一室一廳,獨立衛生間,這麼好條件的職工宿舍不住,搬到城區以後反而住起了筒子樓,上個廁所還要集體排隊。
這樣的環境,職工怎麼可能不抱怨呢?
哪怕職工自己思想好,但家屬說話可就難聽了,當著你的面院長院長叫得很親熱,一轉頭不知道怎麼罵你呢。
所以顧院長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儘快讓新醫院營利,賺錢,賺很多很多錢,那樣才可以新建職工小區,可以讓福利分房。
這點對院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次越州人民醫院一炮而紅後,效果非常明顯,對越州城區的老百姓來說,家門口的這家醫院不是當年的一院、二院,半桶水本領,人民醫院是信得過的。
於是這個門診人次就上去了,住院病人也多起來了,有「客戶資源」,利潤就產生了。
同樣,越州人民醫院的ct機檢查,包括ct讀片能力比省一院還歷害的傳聞在衛生系統內也流傳開了。
儘管其他兄弟醫院給你轉診是不可能的,但私底下醫生可以介紹呀。
所以省內的病人開始陸續趕到了越州人民醫院來就診,儘管這部分人並不多,在醫院的營收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口碑打出去了,還愁以後沒病人?
1983年的時候,社會已經開始鬆動了,做為改革開放的第二梯隊,無數之江人已經或明或暗開始了自己的經商之路。
就像電視劇《雞毛換糖》裡陳江河、駱玉珠這樣的小商販,小老闆,挑著之江本地產的小玩意,小生活用品,開始全國各地跑銷售。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之江小老闆的身影。
馬末都有一個視頻里講過,他80年代去新疆旅遊,那時候交通特殊不方便,他是又換火車又換汽車,到達一個邊境小城的時候花去了10天時間。
可就在這個貧窮偏僻的地方,少數民族的聚集區,他驚訝的發現就有之江人挑著擔在賣東西。
他當時就說過,活該之江人發財。
等之江人開始有錢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個人過了生理需要,解決了溫飽問題後。就要開始第二層次的需要:安全需要。
這個安全需要就包括了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
進了醫院,不用醫生勸,病人就主動要求去做個ct檢查一下,咔嚓一張15元,病人疾病能得到確診,醫院也能產生利潤,多好。
既然你能確診了,那就治療唄,該買藥買藥,該住院住院,於是在短期內,無論是門診人數還是住院人次,都呈現了快速增長的現象。
顧老頭開不開心?簡直都要開心壞了。
領導一開心就要搞事情,這不,院辦正式發了通知,大年廿八晚上,醫院將舉行一場新春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