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科 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工廠新生活
楊任乾環顧了一下潔淨的廠房,寬闊的房頂100多瓦的大燈泡白亮亮的,地面上是自流坪水泥。這樣的壞境在廠房裡讀書完全沒有問題,周圍就有不少趁著午休時間看書的工人。
自從很多工廠來到工業新區之後,林強生就以技術交流的名義把像楊任乾這樣技術高超的大工召集了起來。新紅旗機械廠的廠長滿心高興的還以為真的能從林強生那裡學到什麼技術,結果林強生借到這些人之後立馬就不願意還了,竟然想盡了辦法挽留了這些人。
楊任乾有一手銑工的高超技術,四十多歲的他技術層次一點也不比八級技工差,由於身在三線小廠那些年技術評定工作也十分混亂時有時無,造成了像他這樣有一身的技術本領社會卻不承認的尷尬。
當初紅旗機械廠搬遷的時候進行了考試,楊任乾以優異的考核成績在林強生派去的考察人員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手。
銑工不單單要求會操作銑削設備,大銑工還要有天賦會設計工具機,利用知識和經驗對設備進行再改造再調整。楊任乾在他簡陋的操作台上,利用精巧的設計完成了工作檯、平口鉗定位和輔助裝夾的完美化設計,並且對普銑鏜孔問題有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這樣的人才林強生是說什麼都要招攬到自己麾下的,銑工好像是萬能工種,什麼工都能幹一點。但真的培養出一位大師級銑工是非常困難的。而在機械加工廠里卻需要大量的銑工,造成了這行業入門容易高手難成的事實,在很多廠子裡普銑乾的是最累的活但卻是拿錢最少的工種。因為會的多了反倒沒有那些專業的工種掙錢多。
老話說,銑工是三分刀,七分卡。成為一個大師級的銑工非常不容易,不僅手眼要好使而且還要有天賦,有一顆聰明的頭腦,在同等的加工條件下,誰掌握了合理的工藝哪家廠子就能大幅度節省加工成本。什麼是合理呢。那就是最省勁,最省刀。最快的,還要省車。如果一個師傅幹活快,可是他用的車一年就特難用,三年基本報廢。那這樣的銑工他不是好銑工。一個好銑工能自己編好工藝,對刀和卡具的掌握不在話下。好的銑工也必須和其它工種打好關係,得知道先幹什麼後幹什麼,不能自己把活幹了別人沒的玩了,也就是把別人的工作給銑沒了。
楊任乾除了技術好有天賦之外,難得的是認真的這股勁頭!他很擅長完成公司制定的標準制度,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認真肯鑽研的工作態度,圖紙上的精度楊任乾完成的很好,這樣的銑工是軍工級別的。
林強生向楊任乾拋出了橄欖枝。由於他不但年齡合適而且技術過硬,並發現他有做過管理工作,於是提拔他為精密儀器車間的副主任。為了挽留他。在了解了楊任乾的困難後林強生還把他的家人也接到了濱城進行安置。
楊任乾的妻子患肝病多年,林強生把他的妻子安置在了省城大醫院進行調養,家裡的孩子也安排進省城的中學。安排好楊任乾家人的生活,讓他毫無後顧之憂的到林強生的車間上班。
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雖然進了工業新區的這些企業失去了不少人才,可是林強生儘量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持以及幫助設備進行改造升級。爭取讓這些企業的生產線都達到七十年代末的技術水平。
原來是馬達帶動的生產線,林強生給他們改造成了電力設備。還給很多工廠引進了專業生產設備讓他們的生產線專業化,這樣不但大大的提高了這些企業的專業製造能力而且還使生產成本大幅度減少。
羅英的父親原本是紅旗機械廠的老書記羅沂平,因為遷回人員名額有限羅沂平把機會讓給了女兒,老兩口雖然很想到大城市生活,這個年代的鄉下日子太苦太清貧,但是為了讓女兒有個好發展好前程,他把家裡唯一的機會讓給了羅英。雖然羅沂平有著書記的職務求求情就能夠全家一起遷來,但是原廠還是留下了不少老人,他主動留下來照顧大家。逢年過節給女兒做點好吃的寄過來也算是蠻好的,81年的春節更是千里迢迢的趕到了濱城全家在招待所過了一個春節。
「好好照顧自己,我走了!」楊任乾笑著說道。
「嗯,師傅我會照顧自己的!你也要注意身體,好好照顧自己和師娘!」羅英脆聲的道。
師徒兩人雖然沒什麼血緣關係但勝似父女,在這陌生的濱城給了對方許多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