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第三二四章 九條決議
(謝謝好友frb9898的月票~~)
平台上清爽了,李信現出了滿意之色。
他把人趕走,除了清除朝堂的蛀蟲,另一個目地是割韭菜。
現代人對割韭菜的理解是割中產和低層,但要說收益,還是割官員收益大啊,通常來說,官員都有舒適的豪宅和不菲的田莊,當這些人三四年後跟隨崇禎去海外的時候,田宅等不動產怎麼帶走?
古人有置業購地的習慣,財產中的相當一部分以不動產為主。
李信是不會花錢贖的,後續還將出台一系列法規,嚴格限制這部分人的田宅買賣,最終只能落到他手上,或改造成小戶型的四合院分配給官員居住,或賞賜給有功之臣。
這也是改朝換代的必然階段,不掠奪舊臣的財富,又哪有財產分配給從龍功臣呢?
李自成的拷餉就是財富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李信是現代人,習慣於運用金融手段掠奪財富,看上去不是那酷烈,易於接受。
今日這一百來號官員只是開始,未來三四年,他會手段盡出,把更多的官員趕去北美,協助崇禎建國。
銳目一掃,李信道:「現在本王宣布兩個決議,其一,大明官員歷來俸祿偏低,這是不應該的,從下月起,各級官員的薪資上漲一倍,年底根據內帑盈餘,面向全國官員軍兵,依級別發放年終獎,發放標準與數額將於臘月中旬之前擬出草案,由我簽字確認。
其二,九品以上在京官員,將於一兩年內逐步按品級由朝庭提供公用住房,自有住房,不占公用住房者,提供住房補貼,各省入京官員,由省府在京申請修建辦事處,提供住宿!
其三,常朝依崇禎舊例,每月逢三六九舉行,地點移至皇極殿,不再於室外召開。」
李信其實挺不理解的,明清以前,朝會在宮殿召開,從明朝開始,朝會移到了室外,任憑群臣風吹雨淋,清朝沿襲了這一制度,是以從明清開始,有了平台召對之說。
「轟!」的一聲,底下再一次沸騰了。
京官不全部富的流油,對於清貧衙門,比如翰林院和科道言官來說,漲工資比什麼都實惠。
眾所周知,明朝官員俸祿之低,是歷朝歷代之最,導致官員不得不貪,清廉如海端,買肉居然成了新聞,李信把工資漲一倍,又用內帑給官員發年終獎,絕大部隊的官員,都不用再為生計發愁了。
國企的收入分兩部分,稅收歸國庫,利潤歸內帑,這幾年來,國企在淮揚和南京越辦越多,規模越辦越大,占經濟比重也在逐步提高,是時候讓整個官僚階層分享國企的收益了,免得老有人說國企與民爭利。
雖然分了錢不見得能杜絕反對聲音,正如高薪未必養廉,但是不分錢,反對的聲浪會更大。
而工資再怎麼漲,也比不上解決住房。
南京秦淮河畔的一間房,能賣到六百兩銀子,寇白門家擁有一處宅院,至少值幾萬兩,北京作為都城,雖然在經濟上略遜於南京,但房價更高。
如海瑞赴京做官,最差的四合院也得好幾十兩銀子的租金,根本付不起,還虧得好友王用汲贊助,才找了一所簡陋的四合小院安生。
很多人都慶幸,自己萬幸沒胡亂說話,留了下來,當然了,也有極少部分人暗哼邀買人心,畢竟陰陽怪氣,自命清高的人永遠不缺。
待下面漸漸安靜,李信又道:「下面本王再宣布幾件事情。
其一,明朝滅亡有諸多因素,但不可否認,貪腐起了重要作用,我再次重申,以前的舊帳一筆勾銷,今後,誰要敢伸手,必然法辦,絕不姑息!
故此,都察院將改組為檢察院,接收同級警察機構的卷宗向法院提起公訴,擁有羈押拘留權,並設立下屬反貪局,專門暗察官員賄賂,大理寺則改組為法院,擁有審判權,警察局、檢查院與法院專事司法,是為司法系統三駕馬車,替代刑部,缺一不可,府縣長官在改組完畢後不得再受理任何案件,大明律亦將擇機修改。
其二,十三道御史不再稱之為言官,今後在各省成立常駐機構,建立省府縣級檢察院,言官僅包括六部科道,廢除風聞奏事,必須據實以聞!
其三,重設丞相,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兩屆,本王在外領軍作戰時,政務委託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