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 第九百五十章 善後西南
更新:07-17 00:31 作者:飽吹餓唱 分類:都市小說
秦兵和白杆兵聯軍施巧計誘敵深入,在五峰山大破水西叛軍。叛酋安邦彥和奢崇明當場殞命,五萬多叛軍陣亡二萬,被俘二萬多,只有數千人因為尚未進入伏擊圈而僥倖逃脫。
接下來秦兵乘勝追擊,而叛軍群龍無首,無心戀戰,直接放棄畢節向東遁走,秦兵遂順利收復畢節。
三天之後,朝廷接到秦兵的飛鴿傳書,自是一片歡欣鼓舞。自從萬曆末年在薩爾滸慘敗,明軍就好像丟了魂一般,潰敗、慘敗已成家常便飯。此次西南叛亂,有不少官員從內心裡已經覺得貴州恐怕要和遼東一樣,朝廷將永遠失去對那裡的控制。
沒想到皇帝只派出一萬軍隊,僅僅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在重慶、成都、永寧、畢節連戰連捷,殲滅叛軍主力,陣斬賊酋,西南叛亂已經接近平定!一時之間,對皇帝的讚譽之聲鵲起,即使是平常總與朱由檢對著幹的那些東林系官員,也紛紛發自內心地上疏頌聖,並請求朱由檢對領兵作戰的李定國和李來亨大加封賞。
朱由檢當然也非常高興。當初他決意先對西南用兵,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對,認為西南叛軍不如後金和流賊對朝廷的威脅更大。如果朱由檢當時沒有堅持己見,恐怕成都、貴陽等地如今已經陷落,連帶著雲南也失去聯繫,對本已危機四伏的大明帝國而言,豈不是火上澆油!現在西南已經基本平定,朱由檢就可以專心致志地對付後金和流賊了。畢竟,兩個敵人總是比三個敵人要好對付一些。
不過他可沒功夫慶祝,因為有很多現實問題還需要解決。首先,貴州尚未完全平定,還有不少殘餘土兵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其次,兵災過後民不聊生,如何安撫當地百姓,是一個比平定叛亂更為棘手的問題;第三,也是朱由檢一直揪心的,就是秦兵必須立即班師。因為自從得知後金軍大敗林丹汗後,朱由檢就明白,皇太極的進犯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對於貴州殘敵,很多官員主張李定國和李來亨繼續追剿。在正常情況下確實應該如此,因為秦兵挾大勝之威,又有對叛軍豐富的作戰經驗,理應一鼓作氣,將叛軍徹底消滅。
但朱由檢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立即把秦兵調回。這麼做理由有三:第一,叛軍主力已被消滅,安邦彥和奢崇明已死,剩下的只是蝦兵蟹將,不會再興起太大風浪。而要把他們徹底剿滅,就必須在貴州的崇山峻岭中層層推進,至少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而後金入寇在即,朱由檢不能把這樣一支精銳部隊,浪費在這種無關緊要的戰場上。
第二,秦兵雖然驍勇善戰,然而兩個多月以來轉戰數千里,幾乎每天都在急行軍,多次戰鬥中也減員了一千多人,必須立即休整,否則就會累垮。
尤其讓朱由檢感到焦慮的是,李定國與一些秦兵感染上了瘧疾!做為一個穿越之人,朱由檢當然知道瘧疾的厲害。這是一種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惡性傳染病,本身這種忽冷忽熱的症狀已經讓人非常痛苦,反覆發作後還會導致貧血,最終致人死亡。在沒有抗生素的這個時代,如果愛將李定國被這種可惡的傳染病擊倒、甚至失去生命,無疑是朱由檢的重大損失,所以必須讓他馬上返回京師,先把病治好了再說。
第三,則是朱由檢對貴州、四川等地土司的深層思索。毫無疑問,叛軍都是彝族等少數民族,他們參與了叛亂,但罪魁禍首是安邦彥和奢崇明,其餘大多是被蒙蔽和裹挾。現在這兩個人已經死了,如果把永寧和水西叛軍斬草除根,固然也是一法;但彝人也是大明子民,官軍又不是女真人、蒙古人那樣的野獸軍隊,不可能實行全族屠殺政策。
如此一來,就會在彝人心中埋下深深的仇恨。雖然這次叛亂被鎮壓下去,可是幾年、十幾年以後,當這些被殺叛軍的後代漸漸長大,他們會不會在仇恨的驅使下再次叛亂?
所以朱由檢決定攻心為上。他公開降詔,並立即給重慶、成都、畢節等地飛鴿傳書,做出以下決定:一,將消極避戰的四川巡撫劉漢儒革職,成都知府朱燮元暫時署理四川,陳天工則暫時署理重慶府。二人要儘快恢復當地秩序,讓逃難的百姓返回家鄉,必要時可與接管蜀王府的錦衣衛商議,暫借蜀王府中糧餉賑濟災民。陳天工還要扼守住奉節,嚴防流賊從峽江道突入四川。
二,前任貴州巡撫王三善遇害後,貴州巡撫一直空缺。朱由檢在畢節設畢節府,一方面是為「改土歸流」做鋪墊,另一方面也破格提拔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