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有把槍 第九十七章 斬使
預料之中的攻擊遲遲沒有出現,事實證明,唐王這次是多餘擔心了。
兩位使者是誠心來與明軍談判的,並沒有賺取城池這個後招。
唐王朱聿鍵當然不會知道,此時駐紮在他對面的順軍日子也不太好過。
在順軍逼近寧武關之前,李自成便期盼著明軍守將能夠「順應天命」,趁早向自己投降,為此他還特意命令順軍主力減慢行軍速度,三番五次責令劉宗敏不要冒進,好給寧武關守將留出充足時間向順軍投降。
然而出乎意料,一直到劉宗敏部被明軍夜不收襲擊,寧武關也沒有任何想要投降的意思,就在李自成心中詫異時,他得到了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消息:
崇禎皇帝朱由檢御駕親征,來到寧武關了。
李自成相信順軍能很快攻克眼前這座關隘,甚至不必付出太多代價,哪怕對面有大明天子親自鎮守。
只是,經過將近一個月時間的攻城略地,順軍開始失去西京誓師時的銳氣,李自成身上背負的包袱也越來越重,簡直就要壓垮他的脊樑。
說到底,大順現在還沒有勇氣也沒有魄力接手大明的一切。
如果朱由檢真的在寧武關內,攻下之後,崇禎皇帝的大臣們該如何處置。這些權貴當然不能一殺了之。
如果這些大臣全部投降大順,又該如何處置。
要知道,順軍現在的補給線已經是岌岌可危,除了就地搶糧,宋獻策他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畢竟「闖王來了不不納糧」只存在於幻想中,都不向闖王納糧,是想要順軍喝西北風嗎?
尤其是進入山西後,順軍戰事出奇順利,各路明軍望風歸降,新增的上萬人馬每天都要吃喝拉撒,本來緊張的補給線越發難以為繼。
即便是傻子,坐在李自成這個位置上,也知道知道自己支撐不了這場無休止的戰鬥,除非他能變出銀子,糧食。
在這種情況下,談判無疑是最優解,只要寧武關立即投降,順軍便能搶掠更多的糧食,銀兩,繼續這場沒有盡頭的遊戲。
李自成的如意算盤是,先將這些降軍帶回陝西,再慢慢分割消化,無論如何,絕對不能在山西鬧翻,因為如果那樣的話,已經投降順軍的降軍恐怕會反水。
兩位順軍使者在十幾名甲兵護衛下,帶著大順皇帝親筆寫給崇禎皇帝的書信,登上了寧武關。
唐王朱聿鍵在總兵官署大廳接待了兩名使者。
至於那十幾名順軍,剛一入關被熊通下令解除武器,關押起來。
之所以沒有立即殺掉是為了留著祭旗——戰事正式開始時照例要殺幾個人頭告慰在天之靈。
兩位文官模樣的使者站在唐王身前,他們身上穿著大順王朝新發的官服,這些服飾因為製造倉促,看起來頗為滑稽,也不分什麼左衽右衽,像是戲服。
使者見到唐王,只是微微拱手,大咧咧道:
「在下奉大順皇帝之命,特來通知明國皇帝,」
兩人邊說邊向四周望去,看了一忽兒,只見到周圍一張張怒氣沖沖的臉,並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其中一人抬頭望向朱聿鍵,不以為然道:「也好,明國皇帝不在,那就由你轉達給他,「
」聽聞大明皇帝來到山西,吾皇特命吾二人來寧武關勸降,吾皇有言,請諸位轉告崇禎皇帝朱由檢。正所謂天道無常,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吾皇親率大軍二十萬,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代州,晉城,平遠,望風歸降,今陛下率大軍屯兵寧武關以北,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逆天行事,而有成者,未嘗聞也,願將軍遵從天意,生擒朱由檢,獻於吾皇,必有封賞,否則大軍壓境,玉石俱焚,望諸位三思!」
兩位勸降皆是陝西人,李闖進入陝西之前,兩人皆是大明縣令。雖沒什麼才學,不過每次說起話來卻是言必稱孔孟,充滿浩然之氣。
周圍眾將早已按捺不住,正欲發作,被朱聿鍵呵斥住。
朱聿鍵示意眾人稍安勿躁,招呼熊通來到近前,低聲問道。
「皇上御駕親征,來了山西?孤怎麼不知道?」
熊通也是一臉茫然,他早在寧武關在方圓五十里內放出夜不收,遇有消息,隨時稟告。崇禎皇帝御駕親征,不可能沒有任何風吹草動啊?
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