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英傑傳 17.洛陽懷古
更新:07-31 10:31 作者:服部正成 分類:網游小說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
李書實最近的心情相當不錯,這不僅僅是因為初平三年的春天風調雨順眼瞅著應該是個好年景,更重要的是某隻已經神隱了許久的美女終于歸來,並將帶回來的那些奇奇怪怪的種子和塊莖趕在春播結束前撒入土地中,讓人對幾月後的收穫期有了更多的期盼。
雖說高產作物什麼的都是靠肥料堆出來的,畢竟高產也需要遵守質量守恆,那些多出來的產量不可能憑空出現,所以說如果種植高產作物卻不能保證肥料的供給,那麼結果只能是數年以后土壤中的肥力被徹底榨乾,變成根本無法種植的荒漠。
這樣看起來高產作物的出現似乎也只能小規模種植,而無法大面積推廣。
不過不得不說并州加上河東地區的確是個寶藏多多的地方。
肥料中最為主要的元素便是氮磷鉀這三樣。其中鉀元素和氮元素可以從河東地區收集。。而磷礦石則可以從雁門地區進行開採獲得。或許以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或許無法讓高產作物遍及並朔地區的每一個角落,但對百姓而言這已經是堪稱天賜的「祥瑞」。。…。
「硝質與鹽同母,大地之下潮氣蒸成,現於地面。」
《天工開物》這本書所描繪的一切固然不是這個時代,而是千餘年後歷經變遷的容貌,李書實對這樣的書籍也不過是泛泛讀過。久仰大名而已。可作為一位曾經嚮往成為戰爭販子的中二少年,至少他還記得裡面的曾經說過,在四川、山西和山東出產的硝石很有名氣。
反正將大概的東西交給專業人士,自然就會有一群人為你跑斷腿,雖然看上去似乎有些不太人道,不過對於那些手下們而言這也不是第一次,自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反正最後總會讓大家得到不少驚喜。
磷礦的問題也是如此。固然山西比起西南的雲貴和荊襄儲量和質量都無法相比,可怎麼說這玩意全國幾乎到處都有分布,挖出來小範圍使用大概應該是可以滿足需求了。
至於這些礦石和提煉出來的硝石如何讓它們變成可以使用的肥料……
抱歉。大漢每一個縣都有專門因為善於種田而提拔起的官吏。將這些人匯聚起來想必應該是可以搗鼓出點東西的,畢竟你要相信人民的智慧嘛~。…。
反正李書實表示自己這是依靠群眾,信任群眾,是很高級的執政理念。絕對不是趁機偷懶。
嗯。畢竟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來處理啊。
有看官問有什麼大事能讓李書實不去關注國之根本的農業呢?
這答案自然是被劉表攆出南陽的袁術。終於在豫州休整完畢。舉兵北上兗州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引子罷了。真正讓李書實感興趣的,是來自南陽的一封來信。
這是駐紮在武關的西涼軍集團核心成員張濟通過其侄子張繡轉給自己的一封信,信中的內容不多,除了提及了如今長安日漸糜爛的形式之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張濟在心中提到其對掌控長安城的李傕、郭汜二人日漸不滿,有從西涼軍獨立的打算,故此希望能夠從李書實這裡借得兵馬糧草之助,供其得到南陽一郡,權作棲僧地。
這封信立刻引起了李書實的興趣。
那可是南陽盆地啊,雖然從黃巾起義一直到現在才不到十年的時間就經歷了黃巾軍、「青天高三尺」李書實、孫堅、袁術、劉表加西涼軍的輪番襲擾搜刮,可是那裡作為天下往來的要衝之地還擁有著豐沛的水系和較為肥沃的土壤,從來不會有人忽視那裡成長的潛力。…。
。…。
而且,隨著從西涼逃到並朔的流民越來越多,哪怕一向來者不拒的李書實現如今都感覺有些難以承受,十萬人撒在並朔的大地上或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但數十萬人呢?數十萬戶呢?
擴張,不但要擴張,而且擴張的區域還要能安置這麼多的民眾。
放眼四望,卻唯有南方是最為合適的。
那裡不但有李書實垂涎的南陽盆地,更有被八關所封鎖的天下中心——漢都洛陽。
洛陽這個地名在李書實的觀念中地位一直有些彆扭。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都,與公認的十三朝古都西安比起來也毫不遜色——東西周分別在這兩地修建過都城,東西漢在分別在這裡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