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 第六卷 忽然之間第六十五章 無數雙手
這裡是般若峰的最深處,無論到峰頂,到崖坪,還是到天坑地底,距離都是十餘里,沒有區別。
山峰表面的聲音傳不到這裡,地下河水的聲音傳不到這裡,這裡不會有任何聲音,死寂如同墳墓。
首座看著自己胸前的那兩道鐵箭,感受著那道清晰的痛楚,想起自己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這樣的感覺,有些新鮮、有些生動,蒼老的臉上流露出自嘲的情緒。
他修佛無數年方修至巔峰,晉身金剛不壞,本以為夫子登天之後,便再沒有誰能夠威脅到自己,誰能想到,數年前數年後,連續兩次他被書院兩名弟子聯手慘敗。
「你覺得這樣就能囚住我?」
「你將不飲不食,聽不見聲音,看不到光線,你將衰弱而老,或飢餓而死,或絕望而瘋,你或者能夠活下來,甚至掙脫這兩根鐵箭,以無上毅力走出幽暗的山洞……但到那時,你一力維護的佛國,必將已經被我的鐵劍毀滅。」
君陌的這段話不是威脅,更不是恐嚇——威脅和恐嚇從來都不是他的戰鬥方式——他只是在陳述事實。
唯因為是事實,陳述的如此平靜,於是才真正恐怖。不飲不食,無聲無光,孤單寂寞,與世隔絕……那是何等樣的折磨,除了蓮生沒有人經歷過,即便是蓮生,也被折磨的險些發瘋,講經首座最後會落個如何下場?
首座艱難合什,看著君陌悲憫說道:「我佛慈悲。」
他本應悲憫自己的悲慘遭遇。為此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地獄生涯而悲傷,他卻悲憫著對方。悲憫著書院的選擇。
如果換成旁人,面對著首座此時依然平和悲憫的目光,或者會自省,甚至有可能會覺得慚愧,但君陌不。
「你佛慈悲,書院不慈悲?自大狂妄而令人作嘔。」
君陌面無表情說道:「無數年來,這佛國化無數生人為白骨,役無數靈魂為奴隸。人骨砌成的山峰,人血塗成的金頂,美妙的極樂世界?這裡是幽冥,毀掉這一切,殺死你和這些禿驢,那才是真正的慈悲。」
說完這段話,他沒有再說什麼。轉身向著崖洞外走去,隨意拂袖,鐵劍破空再起,切削落無數崖石,將這條通道堵的死死的,風和雨、光線與空氣都不能進。
……
……
寧缺在城牆上等了三天三夜。整個人間也等了三天三夜,無論是小鎮上的屠夫,還是清河郡的橫木,都沉默了三天三夜,等著他的箭究竟會射向哪裡。
以往或者還有可能。他不會射出鐵箭——所謂的大殺器,在沒有施出的時候才最有威懾力。而且這樣的手段一旦使用,便會打破雙方之間的平衡,寧缺也不敢輕舉妄動。
但現在不同。觀主飄然下桃山,就此失蹤不見,酒徒不再盯著書院,修行界的平衡已經被打破,更重要的是,人間感覺到了寧缺的焦慮,那麼他今日必然會射。
長安城外出現了兩道洞,不是空間撕扯形成的通道,也不是真實的箭洞,只是鐵箭形成的冷凝雲。
兩道冷凝雲,向著西方的天邊延伸,過了數十里後消失不見,已經足夠看清楚方向指著何處。
湛藍的天空裡出現兩道筆直的雲線,就像當年的天空裡出現一道由地面生出的彩虹,都是極罕見的奇觀。
很多長安百姓攜老扶幼到街上來看,興高采烈地議論著,推算著十三先生又把哪位敵方強者射殺了。茶館裡的爭論更是激烈至極,有人說是金帳王庭的單于,有人說是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那個叫阿打的小奴隸……
戰爭開始,唐國舉世為敵,邊疆每時每刻都有人在死去,民眾的情緒難免有些壓抑和晦暗,今日這兩道箭雲終於成功地令精神抖擻起來,甚至有了狂歡的感覺。
寧缺也在看著天空裡的那兩道冷凝雲,天光落在臉上,讓臉色顯得更加蒼白,他的眼中亦是喜色難禁,兩道鐵箭讓他損耗了無數精神,也讓他收穫了很多。
修行器有些傳說極別的武器:比如佛祖留下的棋盤,比如盂蘭鈴,比如道門教典里記載的某些聖器,再比如現在才剛開始在人間展露恐怖神威的幾卷天書,當然更不能忘了夫子留下的那座長安城,但那些武器大多數來自天賜,或者是像夫佛祖這樣人物的遺存。
由修行者自行打造,卻能表現出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