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
亦不剌部的兵馬數量不是很多,但加起來也有一萬多騎,而且基本是韃靼軍中的百戰精銳。
亦不剌部在韃靼各部族中,一直給人以驍勇善戰的印象,在平原正面交鋒中,明軍沒有任何勝算。
「居庸關乃京城第一雄關,如若不能以城塞為憑據,在平原地帶與韃靼人作戰,勝利機會渺茫!」沈溪在戰前動員會上說得很直白,不能對攻,只能智取,必須要充分利用韃靼人的弱點。
胡嵩躍道:「大人,韃子騎兵一向來無影去無蹤,如今他們占據主動,這一戰,可不好打啊!」
沈溪沒有作出解答,看向林恆,問道:「林將軍以為呢?」
林恆在邊軍多年,對於行軍作戰多有研究,但邊軍一向是由官或者是總兵官作決策,中下層軍官在制定作戰方略上基本沒有施展身手的機會,林恆從無升帳議事時發表看法的經歷,此時顯得極為緊張。
林恆思索了一下,才說道:「回大人,八達嶺周遭山巒眾多,可於群山中設伏,施展詐敗之計,將韃靼騎兵引進山丘林地中,周遭奇兵傾巢而出,韃子顧此失彼,方有勝機!」
肚子裡有沒有墨水,這個時候最容易體現出來,沈溪在京營將領中,最欣賞胡嵩躍,但胡嵩躍明顯缺少見識,林恆應該看過許多兵,知道在面臨強敵時避實擊虛,因勢利導,而不跟胡嵩躍等人一樣只是在軍中混吃等死。
所有將領都看向沈溪,他們不確定沈溪是否贊同林恆的建議,尤其是從一開始便跟隨沈溪的京營將士,早就把沈溪的話當成金科玉律,至於別人說的,跟放屁沒多少區別,說得再好也沒用,只要沈大人認為不對,他們馬上嗤之以鼻。
沈溪思索後,微微點頭:「林將軍此提議,甚好!」
一句話,就讓胡嵩躍等人覺得非常新鮮,以前他們在沈溪跟前提了不少意見,從來沒得到沈溪如此中肯的評價,此時望向林恆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欽佩,都在想:「這小子看上去跟白面生一樣,還有點兒真本事,居然能得到沈大人的認可!」
沈溪繼續說道:「單純以戰術論,林將軍之提議貼合實際,可行性很高。但韃子深入我大明腹地,必定小心謹慎,一次兩次詐敗顯然難以奏效。」
「本官看來,一定要多打幾次敗仗才行,先以各路兵馬襲擊韃靼營地,多番進而撤兵,待韃靼人主動出擊,許敗不許勝。屆時,調集主力與韃子正面一戰,再敗。此時我軍撤兵,將韃子引入山林之中,方可奏效!」
沈溪這話,在場將領大概聽明白了,不斷發起進攻卻遭遇失敗的目的是充分表現大明官兵的窩囊,隨即吸引韃子主動一戰,再一次詐敗,最後主動出擊,繼續詐敗……
光是一個詐敗的過程,就分成三個步驟,怎麼聽,都覺得太過複雜!
劉序驚訝地問道:「大人,是否……需要如此曲折?若其中哪一環做的不好,軍中損失兵馬是否多了些?」
沈溪道:「要想取勝,必須有所犧牲,這次戰事,權當對官兵的一次考驗,當一個好的士兵,打仗不但要勇猛,撤退時兩條腿也要麻利,能進能退能打能撤,才是真正的好兵,光會在戰場上拼死,只是莽夫所為!」
沈溪對一個士兵好壞的評價,讓在場將領聽起來非常新鮮,他們第一次聽說拔腿逃跑也能成為一個好士兵,這跟之前軍中宣傳的主流思想大相徑庭。
帥案上,沈溪攤開地圖,圖上詳細描繪了居庸關周遭地勢地形,標註的內容要比平常的軍事圖更為詳細。
沈溪指著圖紙道:「這是居庸關左近山川圖,諸位先行看過,端雲觀一線呈葫蘆狀,壺口狹窄,內里寬廣,將之作為決戰之所再好不過。本官將在其中布置五千兵馬,其中兩千步兵,另有弓弩手、火銃手各一千,火炮百門,全力一戰。」
「剩下兵馬,領本官令,在康莊、五里舖和西榆林一線展開騷擾,每戰只許敗不許勝,不得擅自行動。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一聽,行軍打仗都聽從沈溪的安排,頓時感覺簡單許多。
尤其是京營兵,他們最喜歡聽從沈溪的軍令,往往執行的時候莫名其妙,但最後勝利莫名其妙便到來了,每次幸福都來得很突然。
沒人有異議,沈溪道:「既然如此,本官先調遣兩路人馬,自康莊以北的桑園騷擾韃靼左翼騎兵,胡將軍,這個重任就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