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狀元 第四〇二章 四子造詣考題(第十二更)
&問」的題目,每一道題都是以「問」來開頭,就好像高考中「閱讀下列材料寫出自己理解」題目相類似,你要知道他問的是什麼,更要明白材料的內容。
恰恰,這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禮部會試卻出了一道讓天下士子都頭疼不已的偏題。
這道題開篇,「問:學者於前賢之所造詣,非問之審、辨之明,則無所據以得師而歸宿之地矣。」
意思是,讀書人對於先賢的觀念思想造詣,若不能仔細審讀推敲加以辨明,則不能領略他們的思想核心,自己會無所依從。
繼而引出下面的四子學說。
用四個「先賢」的理論,來說明同一個問題,就是程朱理學的核心思想,這四子的學說各不相同,在題目中只是引用四子所說的各一個觀點,來讓考生判斷這四子是誰,他們的理論中心思想是什麼。
題目中所引用內容,各自引述了一些人的觀點,都是來自於典籍之中,從典籍上別人的一句評價的話,來判斷是哪四子,這四人有什麼造詣。
題目的冷僻就不用說了,所引用的四個觀點,乍一看你還真不知道是哪位「賢人」所持。
但一次會試,出現一道偏題並不為過,要引用古代名人的理論,考生到底也算是博古通今,不知曉只能說你造詣不夠。
這道題目也被稱之為「四子造詣考題」,四子分別是張載、楊時、陸九淵、許衡,這四子都是研究程朱理學的,他們的核心思想都圍繞著理學,但在題目中,可沒指出這四子的名字,要考生自己去>
這個題目,主要是圍繞四子對於程朱理學的來源的探討。有的說是來自伯夷,有的說來自老莊,有的說源於禪宗。
張載、楊時、陸九淵三人,那也算是一代名人,他們的理論思想為很多人所熟知,雖然題目有些偏,但還不至於偏到太離譜,讀一遍大概也知道這話是誰說的,可最後一人許衡,他的思想就很少為人所知了。
但最後「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考生一看頭就大了,這話出自哪裡,是誰說的,沒人知曉,也不會因此聯想到許衡。
這句話其實出自前朝劉因的《退齋記》。
許衡是元朝人,算是一個精通思想、教育、曆法、哲學、政治、文學、醫學、歷史、經濟、數學、民俗等等的「通儒」,這年頭書本可是很金貴的。一些前人的著作,又或者是名人,必須要通過書本來獲得知識,這許衡就算在前朝有名。但哪個舉子會閒的沒事去買本市面上難尋的書,去研究前朝一個通儒有什麼核心思想?
一次禮部會試考題,看上去沒什麼紕漏,僅僅是在第三場策問考試。第三道題,題目中第四個人物的理論主張上相對冷僻,就讓相對中正的禮部會試出現了偏頗。
所有考生見到這種想挖了程敏政祖宗十八代祖墳的題目。心裡除了痛罵,就只能往偏激處想。
你程敏政出這麼難的題目刁難我們,肯定背後有什麼貓膩,你是怕出個簡單的題目大家都能答出來,讓你鬻題不會得到利益吧?
雖然考前已有不少關於泄題的傳聞,但程敏政還沒見到那兩份對答工整的文章,所以他也沒發出這就是徐經和唐伯虎答卷的感慨,眾舉子一時間都沒往唐、徐二人身上聯想。
眾考生這會兒都被鎖在號舍里,即便大部分應試舉子都不會,他們卻不知別人會不會,這題目到底有多難。
所以,眼下的當務之急,卻是要先把這次的題目給完成,就算不太清楚是誰,可也不能空著卷子。不過按照以前的例子,在會試中哪個小環節出現紕漏,最後肯定與中進士無緣。
整個貢院內都是一片唉聲嘆氣聲,只是有苦自己吃,之前沒抄寫上試卷的題目,還要加緊時間去抄,畢竟第二天就要交卷了,沒多少時間可耽擱。
但也有人不死心,他們想儘量從那句不知出自何經何典的話里找出些端倪,但這基本屬於白費氣力。
沒讀過就是沒讀過,不知道就只能靠蒙,但就算蒙中了,你也不會聯想到許衡身上。
題目問的就是四子造詣,你卻只能答出三子來,甚至有的連三子都答不出,這就屬於出現重大紕漏。
考生越想越急,越急便越容易影響發揮。
但此時,考場之內卻有人並不會為這道偏題而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