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崛起 第四百零二章 被遺忘的寶藏
更新:09-05 00:12 作者:朱郎才盡 分類:軍事小說
張四維和他的老鄉在這坐了片刻就回去了,雖說翰林院比較清閒,喝喝茶看看邸報時間就過去了,但是長時間離崗還是不行的。
在兩人走後又有數人過來拜訪,畢竟朱平安的官職在那擺著呢,從六品呢,在這偌大的翰林院也就只有九人品級比朱平安高,也就是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以及正六品的侍讀、侍講,其他的編修、檢討等等都是比朱平安的品級要低。
這些人拜訪歸拜訪,尊敬也尊敬,但是眼神里的同情或者幸災樂禍還是少不了的。這些人也都是和張博一樣,對於翰林院了如指掌,對於朱平安負責的這份「翰林院之最」的差事也是了如指掌。
不過朱平安心態一直很平靜,讓他們有些失望,他們還想看看朱平安憂桑的表情呢。
在這些人離開後,朱平安又重新給自己泡了一壺茶,起身再次去藏書閣一樓二樓三樓每層又都轉了轉。藏書閣因為有差役負責打掃,地面還有書櫃都很乾淨,不過就是圖書典籍擺放有些亂。
在三樓朱平安看到了後世所看不到的《永樂大典》,後世的《永樂大典》經過了歷史和戰火的洗禮,到現代只有七百多卷留存。可是在這個三樓卻是有一整套的《永樂大典》,整整22,937卷,分裝成了10,095冊,滿滿占了整整六間大小的三樓。
朱平安記得以前在起點看過一些小說,什麼隨身自帶圖書館啊,我腦子裡有套百科全書啦之類的金手指小說,現在看到這套《永樂大典》,朱平安覺的自己好像發現了一個寶藏,這可是全世界最全最大的百科全書啊。大明永樂前的中國歷史地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獻都在這套書中。這套書幾乎可以說是滿載中國千年文明、文化的寶船,現在這艘船就在自己眼前了。
剛才張博他們都認為這是翰林院最差沒有之一的差事,可是看到看到這整樓的圖書典籍。尤其是這永樂大典,朱平安卻覺得這是翰林院最好的差事了。
與現代圖書館排序不同的是。永樂大典並非是用漢語拼音和阿拉伯數字相結合的方式,而是用《洪武正韻》作為排序依據,因為當時沒有拼音這一說。依據《洪武正韻》按圖索驥,可以很容易的從這一萬冊《永樂大典》中檢索到自己需要的書冊。
朱平安從第一個書櫃中取了第一冊《永樂大典》細看,發現這套只是副本而外面是一層黃絹,黃絹下是厚而精緻的宣紙封面。黃絹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書籤,書籤上寫著「永樂大典」。下面還有兩行小字列明了這冊書的卷數。
入手後,朱平安發現這本書上竟然有灰塵,可見這本書,確切說應該是這套《永樂大典》應該是有相當的念頭沒有被人翻看了。
這本永樂大典大約是第一冊,朱平安打開後發現了這大約是記載永樂大典編撰背景的,其中第一頁便是永樂大帝的一封詔書:
「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記載在各種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檢索。朕想廣泛採集各書中所載事物,用韻來統攝,以便考索。這樣檢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希望你們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來歷代的經史子集百家之書。還有天文、地誌、陰陽、醫算、僧道、技藝的資料都收集起來,匯在一書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看完詔書,朱平安不由的嘆息了一聲,據說這套《永樂大典》在永樂年間用了數年時間,共有兩萬多朝臣文書儒學大佬參與編撰。據說完成後,一百多位書法家用了六年時間才抄完一套副本!
這麼耗費心血的《永樂大典》竟然蒙塵了!《永樂大典》,一個被遺忘的寶藏。
將這冊書重新放回原位,朱平安又沿著過道走了數排。選了一個書架再次選了一冊書,打開來看。
這是一冊軍事類型的。朱平安翻開的這一頁是帶有插曲的,畫的是一張弩的式樣。能看出使用毛筆畫的,可是形態逼真,非常精緻,弓弩上的箭矢幾乎破卷而出。
好奇之下,朱平安又往前翻了數頁,赫然發現卷名為:神臂弓!
「神臂弓,實弩也。以山桑為身,檀為弰,鐵為槍膛,鋼為機,麻索系札,絲為弦。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矢發而遠達三百四十多步,弓成可立地上,扣動扳機,可透300步之鐵甲」
這卷將神臂弓描述的極為詳細,從選材到製作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