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風韻 第436章 忠孝軍南玥
當上官昭心情沉悶出來,十月天,蜀川的夜漸有涼意,他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不經意間,卻看到葉知秋與五六名隨從,正圍坐在不遠處的篝火前,似乎在飲酒吃肉,全然沒有身在敵營的感受。
他猶豫再三,還是走了過去,二話不說找了個鋪墊拋下,坐在葉知秋身邊道:「來碗酒。」
士卒驚愕地看了看上官昭,布置是該順上還是拒絕,在葉知秋示意下,起身給他端上一碗濁酒。
上官昭一飲而盡,抹了抹嘴道:「痛快,竟是羔羊酒,你們真是好有錢啊!嗯,先生也頗有養生之道。」
葉知秋多看了眼上官昭,臉色並無太大變化,淡淡地道:「看三首領文質彬彬,倒是讀過幾年書,初窺府院門徑。」
話有些無理,若放在那些老學究那,早就拍案而起怒於之爭辯,府院門徑那就是說還當不得發解,讀書的底子太薄了,上官昭卻毫不在意,淡淡笑道:「是讀過幾年書,要不是兵荒馬亂,或許要去發解碰碰運氣。」
「看三首領風塵,恐遭遇非常。」葉知秋語氣軟了兩分,戰場上好脾氣的人可不多。
上官昭呵呵一笑,頗為通達地道:「算是吧!若不是李易,可能會在金水縣平平安安,也有可能早就爛到地里。」
葉知秋眉頭微蹙,頗有幾分興致地道:「原來如此,看來金水縣的貴人果真是你。」
「哦,貴人,實不敢當。」上官昭搖了搖頭正色道。
葉知秋波瀾不驚,淡淡地道:「學士聞闊端破成@都,單騎西行欲救合城父老,金水縣遇到阻礙險些遇難。為趕時間不得不跨馬加鞭,待大勢已定去尋你兄妹,卻已無可奈何!每每引為遺憾。」
「原來如此,可惜他走錯路了!」上官昭嘆了口氣,似乎有著無限的惋惜。
葉知秋深深看了眼上官昭,玩味地道:「世間賢者有幾許?是是非非,眾說紛紜,不過是庸人自擾。說忠奸、道家國,何為忠奸?何為背叛家國?」
上官昭愣了愣,卻不自該怎樣去評論,有感葉知秋寓意,隨口道:「願聞其詳。」
「也罷,看你不似那正坐的虛偽之人,便於你說上一二。」葉知秋不顧上官昭尷尬,玩味地笑道:「忠奸存於悠悠眾口,現於清流史書,何為忠何謂奸?大忠若奸,大奸若忠,正如陰陽相輔,萬事無絕對。昔日武穆擁兵十萬,為天下矚目,是為大忠,然國朝南渡,百業草創,武穆逐步問內宮事,如放任縱容,最終是何局面?」
「忠獻公遷就北虜,為士人所詬病,豈知他亦是暗中經營山東、河北地,此為忠還是奸?」
「別的不說,背叛家國又有何妨,區區一家、區區一國,豈能比論天下。」
上官昭吸了口涼氣,如重錘擊頂垂首思索,葉知秋說的很有道理,世間事其實能簡單來說的,似乎李易投奔蒙古人,裡面也有許多隱情?他的目光逐漸炙熱起來。
卻說,蒙面女子暫回到自己帳篷,迎面一名小婢迎來,笑吟吟地道:「五姐,今個怎麼,回來早了?」
蒙面女子輕輕摘下面紗,笑道:「青菀,又偷嘴了不成?」
如果,李易在此會大吃一驚,天下間竟有如此際遇巧合,相隔南北之人能遇到一起。
原來,蒙面女子正是從射陽逃出的南玥。
當日,南霽雲已抱著必死決心,卻不忍愛女赴死,令老僕將她制住,乘船逃離射陽。當出了城順江而下,她掙脫後已經回不去了,整個射陽城被李易部包圍正在猛攻。
不得已,她無可奈何離去,卻遭遇一群士卒,幾名忠心的衛士拼死力戰,把他與小丫眷送上船卻全部戰死。
碾轉流離於青石縣,遇到了一群盜匪,為首正是藍衣中年人,要他劫掠到了山寨做壓寨夫人。卻不想她痛斥對方盜匪行為,竟讓群盜驚訝不已不敢相侵。
藍衣中年人姓吳名藍山,原是閬州都統制司區區文書效用,兵敗之際在在青石地帶落草為寇,手下有上百嘍囉,卻對南玥一見傾心,不願隨意動粗,放下身價邀請。
她也是考慮前路渺茫,蒙古軍四處出擊,又擔憂父親生死,產生組織義軍的想法,決定留在山寨。
留下後先後襲擊幾次糧隊,有了存糧便救助大批流民,逐漸地有了名聲,很多流民前來投靠,在她的建議下,藍衣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