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明月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落的文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落的文明
趙興看著涇渭分明站立舞台兩側的蜀黨、洛黨官員,發出一聲輕輕嘆息。
今天的西園集會是一次演出,為此趙興精心籌劃了20餘天,並經過反覆實地彩排,這場盛裝演出首先開場的節目迎合呂大防口味——鄉飲酒禮。隨著若有若無的絲竹聲,一群帶著假鬍子的倭女成兩對上前,模仿鄉間老人的禮讓恭辭。
整個辭讓過程是一場相互詢問年齡、問家世、按長幼排序的過程,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被讓到首座,其餘人依年齡大小依次排序而坐。倭女的動作嚴格依照周禮記述,一舉一動中顯示出鄉民的敦睦。
接著進行到「傳酒」,由地方官員——在倭國,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倭皇——端著一杯酒,從首座開始敬起,然後依次下傳,每到一個人身邊,則必有一番祝頌……
現場氣氛莊嚴肅穆,趙興站在台腳指揮演員,聽到身後有人在低低談論:「這個鄉飲酒禮,在漢代尚有記錄,比如漢高祖劉邦曾邀請鄉老舉行鄉飲酒禮,席上做《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以後,晉代開始,此禮衰微,不過,唐代太宗還舉行過鄉飲酒禮……本朝首倡鄉飲酒禮,還是我洛派——關中理學的功勞……」
說話的人不知是誰,但最後傳來了秦觀一聲「哼」,趙興頭也不回開口:「今兒表演的是周禮,台上教導的是溫良敦睦,誰敢在這個時間喧鬧不安,信不信我打他個滿臉桃花開!」
趙興這話其實是針對秦觀說得,秦觀聽出他的怒氣,自覺剛才做的不妥,沒有吭氣。但剛才悄聲議論的那人不知好歹,又發出一聲重重的「哼」,以示輕蔑。對這一聲「哼」,趙興的回答是慢慢舉起手中的杖刀。
今天蘇門弟子來的時候,都整齊地穿上了「備中(唐)鎧」,顯得英姿颯爽——因為等會兒他們要配合倭人表演射儀。而趙興尤其裝備齊全,他這一舉刀,給人的感覺像一頭髮怒的公牛,雖然沒轉身,但他身後的人已感覺到趙興的認真,腳下已開始偷偷移動。
「台下休得喧譁!」台上的呂大防見勢頭不對,出聲喝止。他深深盯了眼趙興,後者聳了聳肩,無所謂地放下舉杖刀的手——自始至終,他的杖刀沒有出鞘,所以看起來像揮舞木棍吆喝。
蘇門弟子中秦觀最愛惹事,但他最了解趙興,知道對方一旦發怒,那是無所顧忌誰也勸不住。這事自己本就做得不對,鬧大了對名聲無益,所以他腳下悄悄移動幾步,開始專心看表演。他都安靜了,蘇門弟子中,其他人都沒有秦觀那樣跳脫,蘇軾在台上這番景象,輕輕點了點頭,沒有出面。
爭執平息後,台上呂大防感覺很沒面子,他慢慢的搖搖頭,自言自語的對台上的其他人說:「周禮不在矣——人在表演鄉飲酒禮,台下噪聲一片,不是讓倭人看笑話嗎。」
文彥博是古代中國著名的「三君子」之一,他與古人郭有道、介之推並稱為「介休三賢」。據說,年幼時的文彥博為了修身,準備了兩個罐子,做了好事就在其中一個罐子中放一粒紅豆,做了壞事就在另一個罐子中放一粒黑豆,他每天檢查紅豆和黑豆的數目,日積月累,紅豆越來越多……
君子是不輕易開口之責人的,這位君子還是首倡把領土歸還西夏的人物——國家領土他都肯舍,還有什麼能讓他激動?所以對呂大防的抱怨,他輕輕搖頭,示意後者不要再在這話題上糾纏,繼續觀賞節目。
鄉飲酒禮結束,接著射禮。高麗人與倭人、越人與蘇門弟子輪番上場,兩對一組,向中國宋人展示古中國射儀——這麼說好像有點可笑,但往深里一想,唯余悲哀。
射禮結束後,順勢進入和解禮。台上表演的是高麗與倭國繼承到的中華飲食。上場的高麗人端著個炭爐開始燒烤,一群高麗舞姬拿著各種各樣的樂器伴奏,其中就有唐代著名的十三弦箏——演奏的樂曲是渤海樂,或稱靺鞨樂。這種十三弦箏現代叫做「日本箏」。而高麗燒烤的手法就是「炙肉」,現代中國稱為「韓式燒烤」。
與此同時,一群倭國人也端著桌案走上台來,他們盤子上盛的是香魚膾、鯉魚膾、以及在晉代最有名的美食——鱸魚膾,現代中國把「膾」稱作「日式刺身」、或者「日式生魚片」。
高麗人、倭人在場上再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