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鼎1643 第0037 練兵實紀(一)
在經過五六天的商議和完善後,朱由榔初步制定了一個府衛訓練章程,原先的三十名桂王府家丁選出十個左右作為臨時武教官,這也是朱由榔故意安排的。
這些原桂王府家丁都是成年人,智力性格什麼的差不多都已定型,可塑性差,身手雖然不錯,但組織性和紀律性卻不敢恭維,而且長久呆在安逸的王府中,難免失了銳氣,更有不少還帶著一絲油滑氣,與其事倍功半的培養他們,還不如把心思全放在那八十三名聰慧且心思簡單的流民少年那。
好在這些原王府家丁們,要說他們多勇武談不上,指望他們上戰場跟人拼殺,更不用想,但他們也不是毫無用處,至少他們系統的學過一些軍中技藝,戰術,有一定的軍事基礎,用他們給少年營做教官,執行自己的方案正合適不過。
王府護衛訓練章程具體的課程是禮、樂、射、御、書、數六科。
學禮其實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主要教授他們一些忠君愛國之道,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為了徹底控制這個未來的親軍萌芽,成為他未來討伐虜寇的利刃。
學樂就是教授他們一些軍歌,軍禮,一是為了增強護衛們的凝聚力,同時也作為一种放松,課時安排相對較少。
學射和御這塊是重點,表面上是學射術和騎馬,實際上是教授他們武藝和軍中戰術戰法,武藝先不說,單單軍事戰陣之術的教授就對朱由榔的考驗比較大,前世的他只是個偽軍迷,對軍事的了解只停留在紙面上,沒有一點兒實際操作經驗。
要說十七世紀最出名的野戰戰術就是西班牙大方陣了,排槍擊斃,威力無敵,不過想要用這種戰術,就必須要有大量的火器和精通火器戰術的士官,而且西班牙步兵方陣也不是無敵的,還有火炮可以克制它。
大明此時的火器,一是許多質量很不好,二是國家管理得比較嚴格。除了軍器、兵仗二局外,各軍鎮衛所不得擅造。如遇邊官奏討,工部奏行,才能照數鑄給,如私自製造,便會被人彈劾有不軌之心。明中葉後,除了北邊的重鎮薊鎮,可以造一些先進的火器外,其他都司衛所只能生產一些一般性的火器,如手把銃口之類的。就算鳥銃之類的中等火器,一般只得一些州縣生產。
火器的管理這麼嚴格,質量又不好,朱由榔一下子到那去找這麼多優良的火器?即便弄到了,他一個郡王府裝備那麼多火銃兵,想幹嘛,造反?
要知道藩禁里可是嚴格規定了宗藩只能擁有一些「降」字號的手把銃口,如「勝」字、「天威」、「列」字等神銃是不允許用的,還有重弩、各式火炮等軍國重器更是不允許用的,否則便以謀反論處。
鑑於這個原因,他決定保守一點,全盤模仿戚繼光的練兵方法。
早在兩個月前,他就在市面上買了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練兵實紀雜集》,在王府里潛心研究了。
其實依朱由榔看來,在目前這個時代,只要嚴格按照戚繼光的練兵方法去做,紀律嚴明,再加上糧草充足,兵器精良,在這個東方的世界,就足以無敵天下了。
當然,近代和後世一些軍隊中好的東西,可以等自己以後練兵熟了之後,在戰爭中慢慢改良融合進去。目前來說,他決定還是嚴格按照戚大帥的《紀效新書》與《練兵實紀》兩本兵書進行訓練,實用的就是最好的,朱由榔認為目前這是最適合自己軍隊的訓練手冊了。
從戚大帥的兵書里,朱由榔逐漸了解到冷兵器戰法的複雜與深奧,從哨探到接戰,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從探馬到隊伍排開,在沒有現代通信手段之下,需要將領通過對敵情的了解和分析,再根據地形,還有對自己一方的機動能力的掌握,通過旗語傳令,慢慢的鋪排開來,等交戰之時,數萬甚至十數萬人的陣形已經全部展開,光是這一項,就得花費多大的心血來學習,而且必須經過實戰的檢驗。
再加上平時的訓練,營伍管理、後勤、軍器、糧草、弓箭,再有金鼓、旗號、小隊編組,想一想,也是叫人心落膽寒!
好在朱由榔有前世的軍事基礎在,再加上戚繼光所書的練兵實紀與紀效新書中都有,朱由榔到可以依葫蘆畫瓢。
至於學書的目的不是讓他們成為大文豪,考進士,只是為了給他們掃盲,能讀書識字就行,這也是未來軍官必須要具備的素質。
朱由榔決定讓他們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