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隨身世界 第414章 進軍太空
太空探索熱潮,其實從二十多年前就開始了。
燈塔國私人航天公司開發出的可重複利用火箭技術,讓太空設備的發射成本,降低到了3萬元每公斤。
發射一枚50公斤重的小型衛星,只要150萬元。5噸重的大型衛星,也就1.5個億,約合兩千多萬刀元而已,成本確實是大幅降低。
往太空中發射1萬枚50公斤級的近地軌道組網衛星,發射成本也就150個億,就能在全世界任意角落,使用網速每秒100kb的衛星通訊網絡。
不需要在地面搭建任何基站設施。
使用成本非常之低,只要有10億左右的用戶,收取每月30元的套餐費用,只要一年時間,就能收回全部建設成本,產生一定盈利。
而且全世界各地的電話都能打,收費標準一致,且任何角落都有網絡,不存在未覆蓋區域,給戶外探險愛好者,帶來巨大的方便。
近地軌道衛星通訊網絡,可以說是21世紀,足夠與5g網絡技術相提媲美的技術。
也吃到了廉價航空帶來的巨大紅利。
於是短短五年不到,夏國也跟風的組建了類似的衛星通訊網絡,只是由於發射成本較高,不具有價格優勢,哪怕衛星提供的網速高達150kb每秒,贈送的套餐流量更多,也只是占據30%左右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夏國也在發展可重複火箭發射技術,但由於起步較晚,技術儲備不足,短時間追趕不上,或者說,即便掌握了可重複火箭技術,也還是不具有成本優勢,畢竟燈塔國的技術更加成熟,成本也降到了短期內追趕不及的程度。
故而2020至2030年這個時間段,航天發射市場,太空開發與探索,始終是燈塔國占據較大優勢,哪怕在很多技術方面,夏國已經追趕了上去,甚至局部實現了趕超。
但是在2032年,夏國終於實現了一項技術,並在成本方面,將太空探索活動的成本,降低到比燈塔國還低的程度。
將每公斤的發射成本,降低到了3000塊每公斤的可怕程度。
這項技術,便是電磁軌道發射技術。
即在昆綸山脈,耗費1萬億,修建了一條長20公里,最大高度超過8000米的巨型電磁軌道。
這條電磁軌道,可以將航天飛機的末端速度,提升到每秒10馬赫的程度。
再利用航天飛機自身的動力系統,進入到太空之中。
最多可攜帶10噸的物資。
加之航天飛機可以成百上千次的重複利用,消耗的只是些燃料而已。
故而成本降低到讓人震驚的3000塊每公斤。
全民航天的時代,就此到來。
太空旅遊項目瞬間火爆,個人只要花個30萬左右,就能進入太空三日游,稍微富裕些的中產階級都能成熟。
於是就在2035年,全年進入太空旅遊的人數,超過了100萬,帶來超過5000億的經濟產值。
太空旅遊產業大有可為。
接下來就太空採礦業。
原本的太空採礦行業,無利可圖,原因是開採1公斤的太空礦產,需要付出超過10萬以上的成本,以及漫長的開採周期,即便開採出的礦物,是高價值的黃金、鑽石,利潤也相當之低,或者說還要嚴重虧損。
直到2040年,一台500mw級的小型核聚變發電站,在國際空間站中,組裝成功,順利併網發電。
加之能量密度達到3000瓦時/公斤的高能二型電池,發明成功,實現批量生產。
太空採礦業終於有利可圖。
派出智能化無人採礦車,在月球表面開採,經過殖民基地的簡單提煉之後,再用電動航天飛機,運送到國際空間站的工廠區域,進行冶煉。
太空採礦的成本,降低到了1000元每公斤的程度。
即便把部分珍貴礦產,帶回到藍星地面,成本也就增加到1500元/公斤的程度。
於是這幾年蓬勃發展的就是太空採礦業。
如月球表面十分珍貴的氦-3資源、稀土礦產以及黃金鑽石等等,開始源源不斷的運回到藍星表面,蘊藏在太空中的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