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人生模擬器 第272章 年齡越來越大的獲獎者
更新:01-17 21:30 作者:頭頂三本書 分類:都市小說
「我……知道,但聽他親口這麼說,我還是有些不能理解。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在回頭看到李明智之後,章名傑先是沉默了片刻,之後這才開口,對李明智說道。
「我們這些人就不要操心為什麼了。」此時的李明智已經走進周明的辦公室,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在對章名傑說完這句話之後,他又繼續對周明說道,「我過來還想和你聊聊你獲得諾貝爾獎的事情呢。」
諾貝爾獎的獲獎人在獲獎的時候,通常都是在他們獲獎的研究成果出來幾十年之後,而且近年來諾獎得主給人的印象似乎也是年齡越來越大。
事實上不止是近年來,而是從一九五零年代以來,所有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獲獎年齡都是越來越大的。
就拿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來說,去年二零一八年的時候,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因為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的日本免疫家本庶佑和美利堅的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
本庶佑出生於1942年,去年獲獎的時候已經七十六歲高齡了。
而詹姆斯·艾利森則是出生於一九四八年,去年領獎的時候也有七十歲了。
而前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是來自美利堅的三位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學者,他們分別是出生於一九四五年,領獎時已經七十二歲的遺傳學家傑弗里·霍爾,和出生於一九四四年,領獎時的已經七十三歲的生物學教授邁克爾·羅斯巴殊,還有一位三人中最年輕的,但也是出生於一九四九年,領獎時已經六十八歲的邁克爾·楊。
由於諾貝爾獎每一個獎項都最多可以同時頒發給兩至三人,獎金數額不得在超過三人之間分配的關係,而今年諾獎委員會那邊又找不到合適的兩人組,所以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只授予了周明一人。
像之前二零一五年的時候,華國的那位屠院士雖然是一個項目一個人,但是那一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卻並不只有她一個人,而是三個人,靈位兩位是因為發現治療絲蟲寄生蟲新療法的學者。
那麼,為什麼現在似乎每年諾貝爾獎的獲獎人年齡都是越來越大呢?是因為近幾年來全球科技發展比以前變慢了,沒有人值的被頒發諾貝爾獎,所以才會選那些幾十年前取得成就,現在已經六、七十歲的老人頒獎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之所以現在諾貝爾獎獲獎人的年齡越來越大,恰恰是因為科學發展的速度不僅沒有變慢,而是加快了。
正因為加快了,能過獲獎的人也就多了,所以需要「排隊領獎」的人也就變多了。
一百年前的時候,全世界大約僅有一千名物理學家,但現如今全球還活著的物理學家數量大概是在十萬到一百萬之間。
早先競爭不太厲害,沉甸甸的果子長滿了枝頭,等著科學家們去摘。
而高智商人才湧入科學界,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充滿競爭和進一步細分,成果越發專業化、小眾化,這也使得「候選領獎隊伍」越來越長,獲獎年齡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正是因為在現如今諾獎獲得者的年齡越來越大的背景下,周明卻是打破了這個規律,以年僅二十六歲的年齡取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更能顯現周明的成就。
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勞倫斯·布拉格,這位出生於澳大利亞,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市維多利亞大學的物理學家,是在一九一五年獲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勞倫斯·布拉格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利用x射線分析晶體結構,他還創建了x射線波長、入射角、晶體內原子層之間距離之間有關聯性。
至於那位於二零一四年的時候,以僅十七歲的年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尤薩夫扎尹,她雖然被稱為當前世界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獎主,但通常科學界所說的最年輕諾獎得主指的是也僅僅是科學界,並不包含諾貝爾和平獎和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就不用說了,主觀性太強。
至於諾貝爾和平獎,則更是比文學獎還要離譜,不說別的,單說了連觀海都能得就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所以還有那位出生於一九九三年,於二零一八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只有二十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