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或者遺忘 第2章 四十里路
更新:05-05 23:52 作者:一縷菠菜 分類:科幻小說
從紅崖河套到縣城的距離,剛好是四十里路,在今天看來,這四十里路一點都不算遠,半個小時足矣,但起碼在2000年之前,對於紅崖河套的人們來說,這四十里路是渴望而不可及的距離,遠的足矣讓每個人對紅崖河套以外世界的嚮往,全部淹沒於大山與黃土。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西漢水從西向東出了紅崖河套,一直流向縣城,因此這條四十里的路,也是沿著西漢水的河道修建的,時而和河岸平齊,一發洪水路就被淹了,河水泄洪時路面又露出來;時而高出河岸十幾米,懸在半山腰,一邊懸崖一邊陡立鬆軟的山坡,一下大雨經常山體滑坡又把道路掩埋掉。而這條路最近的一次大規模修建,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也正是那個時代的特殊歷史環境,才能夠真正集中如此龐大的人力,每天僅憑兩個白面饅頭和無數的口號,沿線的村民用鋤頭挖山,用背簍運土,終於通了一條車道,縣裡四輪子的車,也能一路顛簸下到紅崖河套,但從紅崖河套自己人里走出去的四輪子的車,卻是沒有的,即使有,也是2000年左右的事了。
在2000年的時候,我剛上小學,上學地點是鄰村的「謝家小學」,當時謝家小學只有一到三年級,對於當時的農村來說,是沒有什麼幼兒園的,就連所謂的學前班,也只有河那邊的魯家村中心小學才有,而謝家小學的一年級,可真是功能齊全,全校只有三個年級也只有三個班共200多人,二三年級加起來不足五十人,其他全部是一年級一個班,因此一年級的娃就年齡上來講,最大與最小的相差五六歲,這是極其普遍的,上下課的鈴聲,是一片懸掛在教室門口廢棄的鐵犁和一根生鏽的鋼管,急促連續的敲擊聲,是上課的鈴聲,緩慢斷續的敲擊聲,是下課的鈴聲。
謝家小學坐落在謝家堡半山腰一塊較為平緩的空地,旁邊是謝家村人的麥場,堆放著各種麥草。每天上學的時候,總會站在學校的門口向東瞭望,當然不是在欣賞東邊初升的紅日,因為不管你在的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白天和黑夜,大自然都是公平的,日出日落並不是稀罕物,稀罕的是在太陽升起的地方,沿著光芒漸漸照亮紅崖河套的,是一輛藍色的雙排小貨車緩緩從東面駛來。
這輛藍色雙排小貨車的所有者是河那邊魏家村的魏丁水,此人算是在紅崖河套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好吃懶做三十幾歲還是光棍,九幾年的時候跑了,誰也不知道去了哪裡,一直也沒有音訊,只知道過了新千年,突然從外面回來了,而且不是一個人,當然也不是找了個媳婦,而是開了這輛藍色的小雙排貨車回來,前排四個座位,後面是個全封閉的車廂。也正是這年,四十歲的他娶了鄰村魯家村一個二十幾歲的姑娘,而他也還是和以前一樣,荒了的手藝更是荒了的田地,因此也就索性跑起了客運,每天早上七點從魏家村出發,一路延魯家村、左家村向西,然後在謝家村過河,沿著長官村、趙家村、陳家灣向東直至出了紅崖河套,約莫兩個小時便可到達縣城。農村人進城,沒有大事是不去的,即使有去城裡的,也不全坐車,老人們為了省幾塊錢,還是會和以前一樣,靠雙腳一路走去城裡,主要是年輕人,一來很少走那麼遠的路受不了,二來確實新鮮洋氣,當然也受季節的影響,農忙時節少,農閒時間人會多些,人少的時候,就儘量都擠在前排座位上,如果人多的話,就坐在後面車廂里,反正一路的新鮮感,足矣沖淡封閉車廂裡帶來的各自眩暈、不適甚至嘔吐。而我所眺望的,是那紅崖河套看不到的盡頭山那邊的世界,我的腳步太小走不出,我的想像太窄想不到,我的思緒太短飛不遠,因此我眺望並渴望那輛藍色雙排小貨車,希望它能代替我的腳步載著我的念想,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是怎樣光明的世界。
對於紅崖河套的人們來說,這四十里路,是通往新世界的距離,去了縣城,才會感受到市場經濟浪潮下發展起來的城市,是如何有別於農村,不僅僅是因為寬敞明亮的樓房與低矮昏暗的土坯房的區別,也不僅僅是乾淨整潔的水泥馬路與坑窪不平的小胡同的區別,更重要的是在城裡,每天能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城市建設之變化,思想觀念之變化。現如今,距離新千年已十多年過去,這條路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已全部成了柏油公路,從紅崖河套跑縣城的車,也已更新了好幾代,那輛藍色的雙排小貨車早已成為了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