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繪製 359-自驅力
更新:05-15 18:51 作者:我能個兒着呢 分類:都市小說
測試廣告1 經過連續兩天短暫的休假,韋恩來到華納兄弟製片廠中的一間後期工作室,著手《無間行者》的後期工作。讀字閣 www.duzige.com
相比影片鏡頭素材拍攝工作,後期同樣從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無疑也需要多個部門與團隊配合,而這所有的基礎就是剪輯。
普通大眾了解到的電影製作,第一印象就是導演指揮劇組拍攝,其實恰恰相反,可以一點不客氣的說,不論多麼厲害的導演,包括韋恩在內,前面一切拍攝工作,都是在為剪輯而服務。
與之前幾年沒有任何不同,跟韋恩合作的依然是道恩-斯科特的剪輯團隊,這個水準高超的商業片剪輯師,與他合作的一直特別默契。
所以說,電影拍攝的再好也缺少不了電影的剪輯部分,在一部的電影製作後期剪輯時,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剪接電影片段。
這幾天道恩-斯科特帶著助手,把韋恩拍攝得到的底版經過沖洗,製作了一套工作樣片,完全做好了所有剪輯前的工作準備。
今天正式利用這套樣片進行剪輯,他們從大量的樣片中挑選需要的鏡頭和膠片,用剪刀將膠片剪開,再用膠條或者膠水把它們粘在一起。
之後就是在剪輯台上觀看剪輯的效果,通常他會詢問韋恩和吉爾莫的意見,然後得到肯定,這樣的過程要不斷的重複和製作。
這也是所謂的第一遍粗剪,算是重複性相對較大的工作,也是之後精剪的基礎。
進入電影剪輯部分就真正的進入了電影的非線性部分,因為對於韋恩意圖和理念非常了解,大多數時候技術高超的道恩-斯科特,在剪輯片子的時候不會按部就班。
也就是說不會去按照一個順序一個一個的剪輯,很多時候會從中間剪開,插入一個鏡頭,或者剪掉一些畫面,可以快速拼接出想要的畫面效果。
剪輯是一項既繁重又細緻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則幾百個,多則上千個鏡頭。畫面部分有內景、外景,有實景和搭制的景。
同一景中的內容,通常韋恩都是集中拍攝的,道恩-斯科特剪輯時要按照內容的順序重新編排。片子中有些重要鏡頭因表演或技術上的原因,往往被韋恩反覆拍攝數次,都需要剪輯時進行選擇。
這部電影早在拍攝之初,或者說在劇本還沒寫出來前,最終成片效果就已經印在韋恩的腦袋裡了,這同樣會給之後的精剪工作,節省出大量的時間,畢竟拍攝時他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馬丁-斯科塞斯和韋恩之間,有很大一部分拍攝風格是相似的,這也是他選擇這部電影的原因之一。
如果細心留意過老馬丁的那些代表作,從《窮街陋巷》、《好傢夥》、《出租車司機》,到《憤怒的公牛》、《賭場風雲》等等,拍攝視角都聚焦在下層平民的真實生活狀態,喜歡用映像記錄生活中的北美一隅,各種移民族群生活的「全景」。
所以媒體一直稱呼馬丁-斯科塞斯「電影社會學家」,稱讚他總用鏡頭客觀揭露世界的真實。
當然了,還有必不可少的血腥,暴力。
恰恰韋恩也喜歡這一套,不管是揭露社會問題還是人性,第一想法也是善用血腥、暴力。
兩人的不同之處也相當明顯,馬丁-斯科塞斯的所有影片,幾乎都打破和顛覆了傳統敘事,那一套嚴格遵循的開端-發現-高巢-結局的敘事結構。並且喜歡藉助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啟用最接近「生活」的演員。
韋恩卻完全相反,他習慣遵循傳統學院派的線性敘事結構,不管是所謂的商業片還是藝術片,從頭到尾講好一個故事、講明白一個故事才是基礎,剩下的無非是節奏快慢問題。
別管是多線並進還是單線敘事,按照時間線來推動劇情,一直也都是他的標誌。這兩種風格談不上誰好誰壞,只是剪輯時候會有一些區別。
「剛剛扎克-施耐德過來了,看你在和道恩討論影片,又回去了。」
尼娜等韋恩工作告一段落,遞給他一杯咖啡,怕影響到房間裡的其他人,刻意壓低聲音說著。
把杯子放到嘴邊試了下溫度,發現咖啡並不燙嘴剛剛好,一邊喝了兩大口,韋恩帶著助理小姐一邊走出了剪輯室。
「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