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年代——向南向北 1970 上線
雯雯和周若怡都給張向北打電話,和他說,她們那兩邊的進展很快,每天都有很多協議單位簽下來,她們甚至也已經開始和社區接洽,同意合作的社區,也已經有不少,每一個社區下面都有幾十個小區和物業公司,她們和物業公司,也簽了不少的協議。文師閣 m.wenshige.com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能不能儘快上線。
這也是那些協議單位的要求,不管是北京天津的單位,還是廣州深圳的單位,他們都和上海南京和杭城的單位,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單位的老大,知道這三個城市已經開始配送,會打電話詢問,電話這頭,告訴他們的都是不錯不錯,錢省了不少,還省事了。
張向北也想在杭城、上海和南京三地的社區生鮮配送上線之後,儘快把雯雯和周若怡她們南北兩頭的業務開展起來,這樣,他們就完成了重要布局,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立住了腳,從這三個地方再向周邊城市拓展,就變得容易。
但他們這些地方的車間改造還在進行,這是想快也快不起來的,在他們的生產車間改造沒有完成之前,他們不可能開始配送。
張向北他們自己估計,最少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完成生產車間的改造和設備安裝,還有人員培訓。
張向北和吳歡商量,他說,這兩個地方的人員培訓可以先做起來,讓雯雯和周若怡他們先招一批骨幹,派來杭城這邊,把他們都下到每個部門跟著實習,這樣,等他們回去,就馬上可以上手,並幫助培訓新招進來的員工。
雖然到那個時候,這些人自己還是進入公司才幾個月的新員工,但我們必須把他們當老員工、骨幹員工使用,誰讓我們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我們只能讓他們迅速老去。
吳歡說好,她也覺得這樣的安排甚是穩妥,要不然,到時候每個地方上千名的員工,都是新招進來的,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北京和廣州畢竟不是杭城上海和南京,杭城是他們自己在現場盯著,上海和南京也是把能派出去的人,都儘量派了過去,就這三個城市,他們都已經覺得捉襟見肘,到時候要再從這三個地方抽調人員,幾乎是不可能的。
吳歡給雯雯和周若怡他們下了指令,讓他們每個城市各招一百名員工,一共四百名,派到杭城來,在杭城集中培訓之後,分散到三個城市跟班實習,讓他們在實踐中學會應對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彌補社區配送起來之後,這三個地方的人手不足的問題。
他們雖然每天都在招聘,每天都有新的人員加入,但人畢竟不是青菜蘿蔔,招人沒有那麼容易,讓他適應這個環境,也沒有那麼快,加上還有顧工說的那個問題,招來的人里,免不了總是會有一定比例,這山看著那山高,最後在哪家公司都呆不長的人。
這些人幹著幹著,莫名其妙就會自動離開。
吳歡想好了,這幾個城市過來實習的人,到時候也可以隨著他們車間改造和業務開展的進程,分批回去,這樣可以減輕雯雯和周若怡她們的壓力。
和單位配送系統大清早上線不同,社區配送系統,他們定在中午正式發布,網站的格式和內容其實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單位客戶的價格,和社區配送的價格,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差距。
社區配送系統上線之後,兩個網站就合二為一,只是在右上角,有個單位客戶的按鈕,點進去,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入單位客戶的界面。
之所以要把時間定在中午上線,一是考慮到家庭用戶一般都會是,到下午特別是晚上,才會去想第二天要吃什麼,同時,張向北和吳歡心裡也沒有底,他們不知道接下來,到底會有多少訂單進來。
這一塊對他們來說,完全的新的疆域,比單位客戶還難預測,單位客戶畢竟都是簽過協議的,有多少協議單位,他們心裡是有底的,而到底有多少家庭會選擇他們,完全沒有底。
從中午開始上線,也是把時間相對縮短一點,他們也不想一下子湧進太多的訂單,畢竟配送也是第一天開始,他們的社區配送隊伍,能不能經受住考驗,還是一個未知數。
「宅鮮送」網站十月十日中午十二點上線,是他們在樓宇電梯廣告和電台廣告,包括社區宣傳時分發的宣傳資料上面寫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