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 第191章 南豐曾家
從方丈室出來,突然就下起雨來。七色字小說網http://m.qisezi.com淅淅瀝瀝,淅淅瀝瀝,越下越大。慢慢的,天地間綿密如線。
看看天色,陳與義道:「看這雨勢,卻不方便下山。法燈禪師已經答應下山做法事,我們便在寺里待上一夜。等到雨停了,明日下山。」
王宵獵點了點頭:「也好。」
知客聽了不敢怠慢。離法燈禪師禪院不遠的地方,安排了一處小院,讓王宵獵住下。
院子外面竹林邊有一處小亭子。院裡僧人和王宵獵的隨從在那裡收拾。王宵獵和陳與義站在小亭子裡,看著雨勢,各自想心事。
今日陳與義震驚不小。自己隨在王宵獵身邊兩年,也沒覺得他有什麼奇怪。性格溫和,對下面的人極少疾言厲色,還時常關心下屬的生活。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極有遠見,而且大多都效果顯著。
最明顯的事情就是練兵。現在的大將,哪個不想練兵?但能把兵練好的卻少之又少。不說滿天下的盜賊潰兵,朝廷的統兵大將就有不少。但真正能團結人心,形成一支穩定的軍隊的,卻少之又少。除了所說的中興四將,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之外,無非是吳玠、王彥、楊政、楊沂中,了了數人而已。
兩年時間,練出數萬大軍,而且上陣能戰,這是現在任何一個大將所不能比的。以前陳與義也沒有覺得有什麼,自己參與其中,事事知曉,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現在想起來,卻覺得不是這麼簡單。王宵獵只是把事情分成條縷,專人負責。每個人做的事情不複雜,但合起來,就不是一回事了。
非常之人,當做非常之事。陳與義咀嚼著這句話,心中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法燈禪師名滿天下,是有道高僧。從他嘴裡說出來,不能等閒視之。
陳與義抬頭,看身邊的王宵獵。卻見他站在亭下,看著天地間綿密的大雨,神情淡然。只是眉頭鎖著,不知在想什麼心事。
能想什麼心事呢?王宵獵同樣在想剛才見法燈禪師的場景。
這禪師有什麼無上神通,知道自己來歷,甚至能算未來,這種話王宵獵是不信的。但自己確實不屬於這個世界,什麼地方讓法燈禪師覺得非常,就不好說了。這些話里,可能有法燈禪師的明悟,也可能有一些他自己加的虛辭。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
看著雨飄飄灑灑落下來,王宵獵覺得胸口有一股氣。想吐卻又吐不出來,憋得人有些難受。
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人類社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人類的聖賢哲人問了數千年。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成果。不過,這個問題有沒有統一的答案?只怕是未必有的。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來說,有兩種答案在世界上的影響最大。一個是歐美人的答案,一個是中國人的答案。歐美人的答案,是造物主的存在,理性世界的存在。世界和人類社會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俗世人間,另一個是神的世界。如果是無神論者,則一個是物質世界,一個是意識世界,或者說理性世界。
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在採訪中說,自己信有造物主。當然,這個造物主不是人格化的神,更接近於物理學的第一推動力。這個想法,這個答案,就非常地西方化。
中國的答案,是天,是天道。什麼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或者道,或者是天道,你說出來,就不是天道了。怎麼理解?只能悟。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
佛家有句類似的話。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說出來,就不是世界了。
為什麼?因為不管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是天道的一部分,都是佛家世界的一部分。不管說的人多麼睿智,聽的人多麼聰慧,都只是關於天道或世界的一部分,而不及總體。想從這種一鱗半爪的知識中總結出天道來,就只能靠人的悟性。
要想說天道,就要把天道的種種起一個名字。一個一個名字聯接起來,分門別類,比喻引申,別人才知道在說什麼。而在起名字的時候,是由人來起的,已經不是天道了。
比如我指著地上堅硬的東西說是叫石頭。起了石頭這個名字,與實際的石頭已經不同了。這塊石頭又硬又白,那麼石頭是硬還是白呢?實際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