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第七十二章尖刀
賀知章答應了輕鬆,反而讓蘇晉隱隱感到有些擔心,興許經歷過風浪的人總是直覺過于敏感。\\不過次日薛崇訓接見賀知章時,蘇晉旁聽了內容後就漸漸放心許多:賀知章特意提到讓薛崇訓授權干預北衙軍器監一事。
在唐代民間也擁有障刀等兵器,但官府照樣有兵器管制,特別對盔甲管制較嚴,嚴禁私人擁有,律法規定私藏甲冑者無論是不是成品都一律定罪。所以賀知章只有通過軍器監後名義上才能合法;再者北衙軍器監甲坊署與南衙完全是兩個體系,他就算品級高也沒法插手軍器製造,不過有了薛崇訓的授權就不同了。
從這個細節上判斷,蘇晉覺得他還是有所準備和考慮的,倒也不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主。
軍器監的長官稱為監,但並非宦官,同樣是位列百官的職位,此時朝廷的宦官權力還伸不了那麼長,與後期宦官監控各署不可同日而語。軍器監下屬四個衙門(弩坊署、甲坊署、都水監、諸津),其中甲坊署便是管理盔甲製造出納等事的。
甲坊署令名叫曾進,是個正八品下的小官。賀知章找著他後拿出蓋有親王國官署印信的手令,說是晉王親自下令辦的事兒。這種手令要是放作平時完全沒用,一個親王有啥權力管北衙的事兒?不過曾進也是明白人,北衙不是直接聽命皇權麼,現在宮廷里說話算數的是誰家?
曾進只愣了片刻,就痛快答應賀知章全力協助他辦差。再說六部的官管不管得了他是一回事,禮節上的上下又是另一回事,朝廷有品級制度的,曾進自稱一句下官,甲坊署在這件事上就幾乎聽命於賀知章了。
「批量製作甲冑?需要多少副,各為什麼類型,時限幾何?」曾進聽完賀知章的話便立刻說道,「這種事兒有調撥經費等干係,王爺最好還是先通過政事堂下文,手續齊全咱們才好順利施行。」
賀知章皺眉道:「你沒聽明白,咱們不是要立刻做出來!如果真需要做出幾千上萬副盔甲,王爺怎麼能寫一張手令就了事?」
「也是……賀侍郎言之有理。」
賀知章道:「咱們要幹的事兒是改造擴建那些工匠作坊,使之能縮短批量製作甲冑的時限。我問你,製作一套鎧甲需要多少時日,平日修理護養又要幾人?」
曾進答道:「新作一副需要兩百天,如若破損修理,需工匠四十一人。」
賀知章瞪眼道:「這不結了!如果朝廷要增兵武備新增甲冑,你們得何年何月才弄得出來?修理又要那麼多人,吃飯都得吃空軍費!」
曾進汗顏道:「以前都是這樣,再說每年初朝廷都有公文定製,咱們只要完成一年內的數量就可以。平時並不需要馬上趕工,主要還是管理出納軍械。」
賀知章大言不慚道:「新造甲冑竟要六七個月,現在咱們要幹的事兒就是:新造者縮短至兩月,修理定員五人。」
「這……」曾進的臉立刻就綠了,心說你他|娘|的信口說瞎話呢,這人好像啥也不懂跑來指手畫腳。但明面上他也不好把話說得難聽,畢竟這廝是個侍郎而且是大名鼎鼎的薛家派來的得罪不起,便委婉地勸道,「賀侍郎不知匠作之事非常能如人願。」
賀知章笑道:「我自是沒做過甲冑,但工坊之事道理相通。東都民間作坊把棉花製成白氈整個過程需數月工夫,而我不到一月便能辦成,辦法總是想出來的。」
曾進只好說道:「下官佩服之至,但聽賀侍郎之妙計。」不過他心裡自是不快:人家辦事要六七個月,你說兩個月就可以,那咱們這些官不是尸位素餐,有瀆職之罪?
等賀知章暫時走了,曾進便向同僚打聽這人,幾個同僚都說賀知章本就是個狂士,性情如此無須與他計較。曾進這才恍然大悟,心說大言不慚的狂妄之輩,俺就等著看笑話得了,反正晉王府要怪下來肯定是他賀知章擔著。
這官場上人多關係複雜,各種嗅覺靈敏的人不少。有人從曾進那裡聽得這件事,說是要設法能短時間製作數千上萬的甲冑,已經嗅到擴軍備戰的信息了。
……話在暗地裡偶然流出,不知怎麼就傳到了原隴右節度使杜暹的好友張孝貞(兵部侍郎)的耳朵里。這些人在官場多年,耳目確實還是很寬的。
張孝貞立刻就登門去拜訪杜暹去了。杜暹見他身穿便服卻有急色,忙引入書房問之:「賢弟今日定有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