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豪商 第1493章 熱水器革命
大宋王朝是西曆960年,由「被逼無奈」的趙匡胤謀朝篡位而建立的。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而今年則是西曆1340年!
也就是說,大宋王朝立國至今,已經有380年了。
當然了,擁有380年綿長國祚的應該是西宋,而不是定都江寧的東宋。
雖然東宋也以宋為國號,官家也姓趙,也是趙光義的子孫。
但是東宋的法統並不完全來自趙宋王朝的傳承,而是主要來自十八州合眾為國。所以東宋王朝實際上只是十八州(後來變成五十州)合眾為國後公推的名義上的國家領袖,並不是真正言出法隨的帝王。
而西宋雖然在靖康年間也歷經劇變,並且為了圖存求強丟掉了「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走上了軍功爵的路子。
但是西宋的靖康變法還是在大宋王朝續存的基礎上進行的,屬於老店新開。同大周、東宋完全在一張白紙上構建制度法律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西宋的先天也相當不足,沒有出海口,因此也無法獲得富裕的殖民地給自己的統治輸血。
另外西宋的核心地盤也比較散碎。不像大周、東宋的核心地盤都是一整塊連在一起,交通非常便利的土地。
西宋的核心,關隴、荊楚、巴蜀這三塊地盤相對獨立,彼此之間的聯繫不大緊密。
而且西宋也不像大周、東宋,非常重視工商業的發展。所以必須不遺餘力加強交通設施,打造國內的統一市場,從而促進了國內各個板塊的向心力。
西宋的情況則不一樣,因為沒有出海口,本土三大板塊之間的交通又極其不方便,而且還缺乏鑄造貨幣的貴金屬。
所以西宋根本沒有大力發展工商業的可能。而靖康年間的西宋朝廷也走了一條符合西宋國情的發展路線——重農抑商,利出一孔。
說實話,基本上做到了利出一孔的西宋也真是倒霉,遇上了兩個「人民幣玩家」,自備新大陸,幾乎擁有無限的資源和財力。要不然西宋多半就是另一個強秦了。
現在西宋遇上了開掛的對手,自然當不上強秦。而「重農抑商,利出一孔」的國策在實行了200年後,也到了弊端重重的地步了。
這種「利出一孔」的路子,說穿了就是不要黃油要大炮的路數,將整個社會的消費壓低,僅僅滿足最基本的需要,然後將節省下來的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等軍事發展起來後,再通過戰爭奪取別國的財富和土地,用來補償將社會財富都用在軍事上的國民和貴族。
所以在實現「利出一孔」的頭幾十年中,西宋因為趕走了女真,吃掉了大理,驅逐了西涼,還入侵了蒲甘緬甸,的確得到了許多地盤。雖然這些地盤並不富庶,但是好在夠大,也足以彌補國家的精英階層在「利出一孔」國策中的付出。
可是在西涼西遷後,西宋的擴張就接近了極限。
因此擴張的成本急劇增加,而受益卻越來越少,以至於無法覆蓋成本了。
而「大蒙古戰爭」就是西宋擴張政策走到極限的標誌。
雖然西宋的軍隊仍然非常犀利,哪怕在西方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也在亦列堡和碎葉河戰場上吃了血虧。
但是戰場上的勝利,卻沒有辦法轉換為實實在在的「戰爭紅利」。
因為大蒙古戰爭的成本太高,戰利品的價值又太低,根本不足以覆蓋成本。
而在大蒙古戰爭後期,西宋發動的第三次中原大戰,又一次撞在了東宋的鐵板上面——「人民幣玩家」的優勢,是屌絲玩家不敢想像的。
所以從大蒙古戰爭開始,西宋就進入了虧本擴張的時代。
雖然虧本,但也必須擴張!
因為西宋就是利出一孔的體制,如果這一孔不存在了,國內那麼多軍戶和槍大夫怎麼辦?他們沒了出路,還不得造大宋官家的反啊!
所以為了維持「一孔」路線,西宋就得硬著頭皮在中亞和蒙古人互砍。而為了降低戰爭的成本,又不得不縱容西北的藩王擴張勢力——因為在遠離中央的地方,藩鎮的效率總是高於中央直轄的官僚和軍事機構。所以利用藩王進行戰爭對財力薄弱的西宋來說是唯一的選擇。
與此同時,西宋帝國為了安撫在大蒙古戰爭中所獲不多的槍大夫和軍戶,又不得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