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第一百五十九章遼西郡、白狼山!
白狼山-位於遼西郡的東部邊界上,南北綿延數十里,平均海拔千米以上,植被茂密,峰巒無數,遠望偉岸挺拔,近觀雄渾俊秀,主峰上有一塊白色巨石,長十餘丈,高五六丈,形如餓狼,望天咆哮,故而命名為:白狼山!
凡是遊牧民族,大都以狼為圖騰,故而烏丸、鮮卑、高句麗……以及東部蠻族,均視白狼山為聖地,加之氣候溫和,水草豐美,適合遊牧部落居住,都想搶到自己手中,因此廝殺不斷、血流成河!
經過連年征戰,烏丸人憑著鐵蹄彎刀,打敗了其他部落,獨占了白狼山牧場,作為自己的大本營,放牧牲畜、積蓄力量,又在南面的平原地區,修築了一座城池--柳城!
烏丸是遊牧民族,只會放馬牧羊,不會修築城池,只能從漢地掠奪一些工匠、農夫,用皮鞭強迫他們幹活,因此上,這座城池的建築水平,只能用四個字形容:慘不忍睹!
柳城呈長方形,周長四里左右,城高一丈五尺,牆體厚有六尺,既有亂石堆積的,也有黃泥夯築的,高低不平,坑坑窪窪,僅有的一座小城門,還是原木搭建的,除此之外,沒有城樓、沒有吊橋、沒有壕溝、更沒有護城河……只是在城牆的外圍處,開墾了一些荒地,種植了少許農作物!
這樣的彈丸小城,如果在中原內地的話,恐怕連一個縣城都不算,頂多是個地主大院罷了,可是放在遼西地區,卻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巨城』,更加重要的是,它標誌著烏丸人從遊牧民族,進化成為了半遊牧、半農耕文明!
烏丸人還有一座『王宮』,同樣的泥土砌牆、亂石鋪地,原木為柱、茅草做頂,採光極為良好,空氣相當通暢,人若居住其中,保證冬冷夏暖、半死不活……不管怎麼說,與牛皮帳篷相比較,這也是一大進步了!
烏丸王-蹋頓(自己加封的),頭戴通天冕冠(草珠子穿的),身穿五爪金龍袍(粗針大線縫的),坐在九龍金椅上(黃色岩石雕刻的),一手拿著長柄彎刀,一手舉著牛角酒杯,正在與群臣宴飲,順便商議國家大事!
蹋頓雖是一名異族首領,卻生性狡猾、野心勃勃,羨慕中原內地的富庶,因此上,他效仿漢家朝廷體制,自立為王,設置百官,訓練兵馬,鼓勵農耕……一心想要化部落為國家,進而與大漢南北並立、平起平坐!
左手邊坐著一人,身材高挑,骨瘦如柴,高顴骨、深眼窩,目光猶如鬼火一般,正是烏丸大酋長之一-烏仆延,此人心性狠毒,驍勇善戰,擁有上千帳的屬民,在烏丸各部落之中,實力僅次於蹋頓!
右手邊是一位身材修長、容貌俊朗的帥哥,乃是鮮卑大酋長-慕容九斤,鄴城大戰之時,鮮卑王-軻比能沒於洪水,兵馬也是死傷慘重,無奈之下,慕容九斤收集餘部,投奔到了蹋頓的麾下,好歹有一個容身之地!
另有百餘名部落酋長,分別坐在大殿兩側,有烏丸人、鮮卑人、匈奴人、高句麗人……還有一些說不出名字,也弄不清來源的野人,他們穿的更是五花八門,有漢家的上衣下裳,有胡人的窄袖短襖,也有亂蒙幾塊獸皮,僅僅遮住羞部而已!
這些人民族不同、服飾各異,語言也不一樣,為了爭奪草場、山林、水源,還經常的大打出手呢,此時卻坐在了一起,只因他們有一個共同敵人--曹軍!
「在白狼神的護佑下,遼西各部落-放牧牛羊,狩獵鳥獸,捕捉魚蝦……就像草原上的野狼,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就算偶爾有一些衝突,也是自家人的事情,輪不到外人來插手!
曹操倚仗兵多糧足,奪取河北尚不知足,還想染指遼西土地,奴役各個部落,這裡的山川、河流、草原……都是祖先們的鮮血換來的,作為白狼神的子孫,我們永遠不做奴隸!
因此上,本王按照白狼神的意願,召集遼西各部大酋長,聚集兵馬,齊心合力,準備曹軍一決雌雄,誓死捍衛我們的家園!」
蹋頓站起身來,振臂高呼,聲嘶力竭,就像一條咆哮的狼王,在召集荒野中的狼群,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鄴城大戰之時,烏丸人的營地最高,逃跑的速度也最快了,因此人馬損失不大,一路向北逃竄期間,劫掠了很多人口、牲畜、財物--又以『出兵助戰』為名,向袁熙勒索了大量物資!
回到了老巢之後,蹋頓利用這些戰利品,準備兵馬,擴充實力,又吞併了鮮卑人殘部,以及